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123下一页
干货丨张晓莹:设计病
达人设计  / 发表于 2019-6-24 16:16:57 |干货资源  / 设计研究专题

达人设计

网站总编

私信回帖
讲师介绍


张晓莹
多维设计创始人
“整合设计”理念首倡者
成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执行会长
阿里巴巴智慧办公首席设计师

主要成就:
2018 第三届中美国际创新设计大奖专业类国际创新设计大奖
2015 巴黎国际设计艺术展金奖
2014中国照明应用设计大赛一等奖
2012 国际金指环设计大奖赛金奖
2009 国际室内设计协会IIDA金奖
2008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

社会荣誉:
2018 第三届中美国际设计交流展全球TOP100影响力华人设计师
2014美国《莱斯》杂志中国年度封面人物
2014米兰展场外展“设计向西·设计向东”中方策展人
2009美国《室内设计》中国年度封面人物


本期主题

-  设计“病” -

大家好,非常感谢设计头条和王建军老师邀请我给大家做一个叫《设计病》的讲座,这个讲座对我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这个讲座并不是一个正能量的讲座,它是让我自己也觉得需要去思考的一种内容。所以今天这个讲座如果有突然之间得罪到某些人,或者突然间让某人有什么感悟的话,不要认为我是恶意的,我只是从我自己出发,也许是曾经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都已经接触过,甚至自己都犯过的毛病。


作为设计师来说,我们总是拥有一些先天的优越感。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一边在享受设计师这样一个职业带给我们自己的那种与众不同,同时也在抱怨我们设计师为什么都苦,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听过那首歌,叫死了都要改,就是在讲我们设计师为什么永远要改。我们也听过另外一首诗,叫做甲方虐我千万遍,我待甲方如初恋,有朝一日做甲方,虐尽天下设计院。所以在我很多年的职业生涯看起来,蓦然回首,发现曾经自己身上有很多独特的症状,而这种症状在我们新一代年轻设计师甚至一些成名设计师身上,大家仍然没有意识到它是一种病,有可能还觉得是一种优势。


所以讲座主要是在讲这方面的问题。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片。这张图片是我一直觉得非常能够代表我的讲座所要去阐述的方向的图片。大家应该看到这张图片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洗手盆,它用了我们设计上非常完美的鹦鹉螺旋线,另外把美学的线条和实用的功能结合在了一起。这种作品相信我们设计师一看就知道,它是一个获奖作品,也是一个封面作品,因为这是最美好的一种感受。但其实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是另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让人觉得非常失望,就是这个洗手盆在市场上遇到了一些困境,由于它的落水处是在鹦鹉螺旋的起步,非常浅的地方,所以它的水总是会溅出来,不像平时的浴盆,它的水是往中间流的,那这就让消费使用者有一点尴尬了。


我们再看看这个的案例,这个案例是国际上的建筑设计师做的非常有名的案例,这个案例非常漂亮,请看这张图片的上半段。这张图片上半段是在河里有一座桥,这个桥是下沉式的,当我们要过河的时候,是从下沉式的桥里穿过去。这座桥叫摩西桥,为什么叫摩西桥呢?如果大家熟悉圣经的故事的话会知道,就是埃及王子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记,他们到了红海,埃及的追兵在后面,前是红海,茫然无措的时候,摩西王子拿出他的权杖,向上帝祈祷,在红海边敲了一下,整个红海就裂开了,然后犹太人就从红海中间穿过。

我们讲一个优秀的作品,往往会认知到,第一有没有什么好的理念,第二它是不是解决了一些功能,设计是否符合一些美学。从这个作品来说应该是非常优秀的,但是我们看一下这张图的下半段,你会突然哑然失笑。因为当水漫过这座摩西桥的时候,他的所有优势就荡然无存。所以,当我们在看到很多优秀作品的时候,我们会被它设计的美丽,设计的优秀所感动,但是像这个美丽的设计作品一样,有可能它是充满病态的作品。


因此我们要讲第一个病了,这个病就是刚才我给大家展示的两个作品,这两个作品代表的病叫封面故事病。其实我们室内设计现在非常流行着一种封面作品和封面故事的感知,例如在大部分设计杂志以及新媒体杂志里我们经常看到非常漂亮的充当封面的作品,这张作品非常的视觉美观,完美无缺。但是它背后往往隐藏着我刚刚所讲的这两个故事的类似情况。


这个作品大家都比较熟悉,滨海图书馆,出来后一度轰动整个设计行业,占据了很多的媒体封面,也占据了很多自媒体的封面,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

但是说到网红打卡点这几个字也是蛮搞笑的,它突然就变成了一种方向,所有的设计都只是为了一瞬间拍照而存在,符合某一种传播的需求。但是它的功能、它存在的可能性到底在哪里,这个就不管了。所以这个作品在摄影面前是非常漂亮的,作为刊登也非常的有可看性。可是当我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的有问题。


首先滨海图书馆为了让我们的视觉有延续台阶性的立体雕塑感,所以在空间的上半方,大概在十米以上层高的地方,出现了大家看到的上面这张图片的书,但是我告诉大家,这真不是书,因为如果是书的话,只有蜘蛛侠才能去取。这个地方只是书的照片,然后我们喷绘打印贴,那么它贴上去以后有什么功能呢?当然是符合两个特征,第一拍照好看,第二,看起来像有书的样子。难道我们的设计到今天已经变成这样肤浅了?我们如果觉得这个地方拍照应该有瓶酒,就去喷绘店里打印个一瓶酒的图片,然后贴到柜子上面,用拍照来完成这瓶酒的饮用功能?


但是作为视觉上的虚假弥补,这不是我最需要批评的。我们看看这张照片的下半截。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地上贴了很多的警示条,贴了很多的注意摔跤。当时我看到这个方案的时候就觉得不可思议,这里蕴含了这么多的危险,为了一种视觉的美感,牺牲了太多的安全功能,让在这个地方上上下下的阅读的人,就像在经历一场冒险游戏一样,这个难道不是一种病态吗?


我们更不用说还有那只大眼睛,最后呈现和当初设计它的理由是什么?可以是出现一种icon,也可以是出现一种传播。但是当我们是以牺牲功能真实以及牺牲安全为理由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封面故事的病态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身边的设计师开始流行一件事情,室内设计不是以功能或者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做出来以后拍照好看而存在。当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已经不会再去思考使用者在这个空间是什么样的状态,而是关注拿个相机稍微P一下,是不是能够发表在杂志的封面。


我也做了很多大赛的评委,我们的评审标准也变成了只是一张照片瞬间它是否符合平面设计美学,我们这些评委再也不会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看所有参赛方案的照片背后有什么功能,有什么形式有什么目标,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有人去问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只是简单的看一下这是否像一个平面设计美学的标准,从而来评定我们室内设计的优秀奖项了。

所以慢慢的就变成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这个空间里拍照也好看,实际也不错,但为什么看来看去就有一个是多余的,谁是多余的?人。这个空间好像不是为了人的存在,是为了人不存在而存在的。所以我们的审美在一定的时候变成了空间设计是为了没有人而存在的美感,如果人进去了就变得很不干净,而不干净就不符合我们的平面审美美学。

那么这个不用我再举例,相信大家眼睛一闭就能想象的到你在近几年看到的那种获奖作品和封面作品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把人放进去,它又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实在是需要放一个人进去的话,我们的摄影师宁愿这个人在里面像一个鬼影子一样飘着、虚着,不愿意他的真实存在。当一个为人而解决问题存在的专业室内设计作品,有人存在反而是多余的,那我们这种封面故事病已经非常严重了。


然后让我们来看看第二个病,艺术家附体症。这个病基本从室内设计这个行业在中国存在开始,就一直顽强地附着在我们室内设计师身上,一直到今天。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好多年了,经常还会听到有人在讨论我们室内设计师应该是一个艺术家这件事情。


2003年到2006年,我在全国做了一个大概近百场的讲座,叫基于“客户需求和营销的整合设计方法”。当时我提出了一个观点,设计是一种服务,不是艺术。也许今天很多朋友听到这个讨论的时候,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好像已经有定论了,但是现在还是有分成两派。但在2003年,这就是一个大逆不道的讨论,因为那个时候主流的行业都认为,其实我们设计师就是艺术家,所以设计就是艺术,设计怎么可能是一种服务?

如果设计是一种服务,你会跪倒在金钱的面前,所以在2003年到2006年的那次巡回讲演,我受到了不同的批评,也和同行形成了大争议。到今天已经有很多正解,但很多时候我还会看到时不时有这样类似的争论,我觉得很可惜,这个艺术家病到今天,还没有彻底好起来。


我们来说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我们室内设计师大部分都非常骄傲于自己的行业,都非常的有自豪感。 但是我想在这里讲一个我在大学带研究生的时候讲的一个笑话,因为当时我们班上学室内设计研究生的女生比较多,差不多班上十几个研究生,只有一个男生,其他全是女生,当时我也想给他们开个玩笑,因为大部分环艺学生都自我感觉相当良好。


我就跟他们开玩笑,我说我们来问一下你为什么要学室内设计?然后我们的同学们就讲了很多励志的事情,比如说热爱艺术、听从内心的感悟、追求人生的飞跃等等。当时我说这样我们先把自己身份降下来,我们来说一个梗,大家不要认真。

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读高二的时候,文理要分科,那么请问什么人进文科,什么人进理科呢?那就是数理化比较好的人就进理科,数理化比较差的进文科对不对?然后到了高三,就要去填志愿,这个时候我们文科里文化课稍微好一点的,我们会去学语言,会去学经济等等,如果文化课稍微差一点怎么办?师范呀?再差一点,我们想一想,对,我们还有一条路叫学艺术专业,对吧?然后到学艺术专业里面,如果艺术的专业水平稍微高一点,我们干什么?我们去考艺术大学、艺术专业,我们去学油画、雕塑、陶瓷,那么如果我们艺术专业的水平再稍微差一点怎么办呢?

不要想建筑,那可不是你文科生做的事情。那我们学什么呢?我们可以去学设计,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对不对?那我们去学这些的时候,就已经进了这个专业,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来想,当初为什么要学这个专业?所以我们学室内设计的人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伟大。因为我待会就会讲到,为什么我们室内设计经常有一种很虚妄的病,经常把自己搞的又自卑又自负的样子。


看我们艺术室内设计专业的设置,第一在我们的教育课程设置体系里是没有室内设计的,第二告诉大家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其实在中国的人事体系里是没有室内设计专业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人拿出一个证书是室内设计工程师,或者叫室内设计中级职称,室内设计高级职称,对不起,没有这个专业,这是假的,或者也许是某个行业协会给你发的,但是在人事体系里面是不认的,所以你要到国营单位、事业单位里面要加薪、要提干,这个是没有用的。


那么是不是我们室内设计说起来这么一无是处,其实也没有什么,我们只不过就是一个服务性行业而已。跟很多服务行业差不多,现在我们的美容理发也分创意总监,设计师,高级资深设计师等等,比我们室内设计来的还专业一些。我以前都喜欢我们公司人不要叫我什么张总,叫我老师,然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给我理发的很多小哥都叫老师了,然后我回去思考了一下,跟大家说,你们还是叫我张总吧。

所以在艺术家附身病里,有第一个临床病症,就是经常为了追求形式和美感,牺牲掉功能,然后第二个觉得自己是一个艺术家,觉得自己的很多设计都属于艺术作品,所以这个艺术作品就应该以唯美为原则,以好看为原则,以自我判断它是好东西为原则。所以如果有一些功能或者客户需求阻碍了这个发展的话,宁愿牺牲功能和客户需求。




所以大家在这种封面故事里经常看得到像类似于我随便选的几篇文章,有时候为了这种非常有文艺范儿的楼梯书架,让书架的20到23公分的高度来替代楼梯的15到18公分的高度,这不是扯淡吗?第二个就是为了楼梯的美感,取掉栏杆扶手,这种牺牲安全、牺牲功能,而为了追求视觉美感、追求拍照好看的事情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而临床病症的第二就是经常喜欢去突破需求限制,只为了自嗨。这种需求限制,包括了造价,也包括了功能需求。所以我这里特别想举一个让我也很纠结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悉尼歌剧院,从我的角度讲,我也希望我能够接到一些工程,名垂千古,创造一种城市icon,让我所做的作品成为一个口碑相传,江湖永流传的作品。但是像悉尼歌剧院这种超出预算14倍的故事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如果是从我们今天工作的方式来说,这是有病的一种方式,当我们拿到一个设计工作的时候,我们没有从限制角度来考虑,而是说先去想如果如何做一个创世纪的作品,当然大师除外。



所以临床病症三就是不愿意站在客户和项目的角度去思考,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自己艺术的天赋、艺术的思维,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艺术家,自己的工作主要是为了打造艺术品,所以经常会做出一些很违反常态的、带病态的作品,我随便放一张所谓的大师的某一个时装店,反正在我的立场面前,我是觉得一个女性的时装店,做的充满了男性的视觉和角度,就是属于对消费者本身的一种基本的不认知,然后这个水泥墙面卖女性内衣这种都是属于男性大男子主义思维,然后又进入了设计艺术家的思维,从来没有考虑过女性对这种空间感知的可能性。




我们很多设计师一直都有一种天才大师的那种妄想狂症,经常时不时的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的那个人,然后当代人都不懂自己,自己应该是天才和大师,经常身上有一种梵高情结。总是觉得只有死了以后自己的作品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当自己活着的时候应该没有人懂自己,客户他们都很笨,他们什么都不懂,他们都很蠢,我们的同行他们都很傻,觉得他们也不懂崇拜自己,这个社会都是病态,只有我才是天才和大师。

那么他这个病往往是从那种高考状元的故事里传染来的,高考状元故事是什么呢?就是有人去采访高考状元,就说你考了这么高的分,是怎么样做到的?然后我们高考状元回答说其实也没什么就翻翻书、跑跑步,然后平时多一点素质教育,听听音乐、看电影,上课听听就好了,你就能高考状元。然后很多人觉得他是天才,其实我也是天才,我也要像他这样子跑步、看看书、简单听课就能够做到,因为高考状元是天才,我也是天才。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虚妄的,就像我们四川话有一句叫只见过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打,也就是只见过人家好的,没有见过他努力的,因为贼从来不会跟你说他挨打。所以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大师在做讲座的时候也是带了一些病毒的,经常并不是告诉你真正成长的契机和真正成长的方向,而是给了你一些误导,让大家出现了一些误区,所有人都会觉得其实只需要有天才或者天才范儿就可以成为大师。





这里这几个关键词都是我觉得现在我们有一些大师症这种毛病,特别是前几年由于经济还不错,我们这个行业突飞猛进,很多人迅速的成长,再加上我们这个社会比较急功近利,很多人就觉得自己已经成大师了,在成大师的时候就问自己到底是不是天才。成功的人,认为自己成功就是天才了,不太成功的人认为自己因为是天才所以不太成功,然后就出现了这种自嗨和封神的局面。


今天设计行业充斥着一种封神榜,稍微有一些成名成家有不错表现的,就开始在造神运动,到处给大家一些比较错误的信息,这个信息最重要的就告诉你,其实我是天才:“如果你是天才你也行,如果你不是天才就永远不行”。然后很多人听进去了第一句话。第二种自嗨,就是在我们设计行业里做很多嗨皮的事情,互相的抬高,互相的自我标榜,但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去沉下去探讨设计行业本身和消费者的关系,往往就是在我们圈层内部,形成了一些看起来的名气,这种以讹传讹的方式,让我们的这种天才病也比较严重。



然后还有一个不太严重的病,是文艺病,我们看到刚刚我发上来的一段诗,我相信喜欢设计的人,从事设计的人都会喜欢诗。我刚刚发的其实不是诗,它是一个设计说明。我参加过很多设计大赛的评委,我们评委最烦的就是这样的设计说明。因为言之无物,不知道在说什么,而且很难帮助你读懂他的设计。



其实当我们在写设计说明的时候,我们往往有这个行业的职业病,就是被那种文艺病所传染。很多设计大师的作品在纸媒上出现的时候,因为编辑不知道设计师的理念,又要写文章,所以用很多华丽的辞藻去堆砌它,所以它叫二媒文字,就是二流媒体的编辑所写的文字。但是我们的设计师又反过来被打乒乓球似的传染,觉得人家都是这样写设计说明的,我们也应该这样写。


其实我想说我们的设计说明也好,还是参赛的这种说明也好,它也就是我们设计本来的一件事情,就是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一定有设计的意图、功能、目标、手段、方法思维、解决的结果、解决的角度等等。




我把最后两个病给大家一起讲了,一个就是穷病,一个就是懒病,其实穷病最主要的不是设计师真的穷,其实现在设计师在我们国内的行业里不算一个穷的职业了,室内设计师还算一个可以的职业。 但是又被材料商带坏了,蹭吃蹭喝蹭学习,只要涉及到付费提高和付费学习的时候就舍不得。







懒病重点讲两个,但是我们室内设计师现在因为被行业惯坏了:一是搬运工,抄抄抄,甘于丢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是依赖于AI,很容易会出现最后被AI取代和干掉的结果。我们在为阿里巴巴做一些服务,阿里巴巴在2016年11月推出了一个平面设计软件叫鲁班,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做出上千幅的自动排版的广告banner。这些广告banner都是由以前在淘宝上的这些平面设计师,由于比较懒,没有什么原创,总是在AI软件里面去搬这些图片,简单的做一个沟通就挣了钱了,然后结果最后终于把banner给培训出来,于是这个平面设计师就失业了。




那么我们室内设计师会不会面临这样一个局面呢?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在未来互联网后期的智能时代,很多职业和行业都会消失,但是不会消失的是原创。那么我们有没有随时警惕自己身上的那些毛病,让自己真正的回归职业和行业,让自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停地成为这个时代变化的适应者呢?

最后:





互动问答

问1:该如何看待自己的事业和以什么样的心态去从业?
其实室内设计这个行业就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服务性行业,总的来说还是一个要求比较高的一个职业,对美学、心理学、经营、人体工学、建筑方面的知识、艺术方面、历史方面、文化方面、沟通方面等都有一些要求,但是它也不是一个像建筑专业那么要求精英化这么强大的一个专业。
所以说我们认知我们这个行业就是一个还不错的很正常的行业,如果我们要去做这个行业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个服务的心态。我一直坚持认为室内设计就是一个服务,所以我们做好自己的服务是什么?就是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客户他到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他有什么限制和条件,我们能够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为他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如果我们不是一个天才的话,我们要在这些方法上多去学习,当然如果我们是天才就不用去学习这些方法了,但是我从来没有认为我自己是个天才,所以我会努力地去寻找很多很多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室内设计。

问2: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和半路出家的设计师差距在哪里?
设计其实是不问出身的,安藤,一个拳击手,后来成为大师,历史上有名的达芬奇,最早的时候也不是专业科班出生,就是拜了个师傅而已,那么他们其实最后都成为一个大师是因为他们有两个特殊的天赋,第一,他们有很好的天分。第二,他们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和途径。那么在入门和最后的成就方面,其实这两个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我们资质相同的情况下,专业的出身,肯定他受过专业的训练,他在掌握各方面的技能,掌握各方面的美感,掌握各方面的表述水平的时候,肯定是比半路出家要强的。也就是说半路出家,毕竟是靠着自己天分和努力来的,而专业科班出身的他还多了一个基础。半路出家可以跟专业出生一起并行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如果讲后继续力和耐力的话,可能还要差一些。

问3:我们这个行业的改变方向以及设计师在当下的发展方式和路线?
这么说吧,我认为现在我们中国的室内设计师明显是偏多了,特别是家装设计师,因为在未来的AI、电商、精装房这三座大山压迫之下,我们未来的几年之内,家装室内设计师群体会垮掉,但是如果剩下来的设计师就将会成为这个社会极其受尊重而且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剩下来的这些设计师是非常坚定的在这个行业待下去,而且是受过磨练,也受过市场打击的,最后他们会真正地回到设计的本质,而不是现在充满病态的这种状态,他们会以两个重要的前提,第一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第二以创意性的姿态来树立自己的原创价值,这种设计师在最终会回到社会的一个正常态。

问4:设计成果不被认可怎么办?
我觉得设计成果不被认可的话,就要深刻检讨自己为什么不被认可,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无辜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果你的设计成果不被认可的话,那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我觉得一定要虚心去向甲方请教,为什么你不认可我的设计作品、设计成果,然后自我也要进行更深的检讨,这样自己才能够成长。如果仅仅是用天才的思维来看,就是我的这个作品你们都看不懂,下世纪的人才看得懂或者怎么样,那你永远不能够成长,因为我们的设计就是为客户服务的。

-EN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微信公众号➤达人室内设计网,小编微信号➤wonadea2009

0

主题

2

帖子

42

积分

1级会员

Rank: 1

积分
42
夜已深 发表于 2019-7-10 16: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这些“病”其实并不是什么“病”!看来你这欣赏眼光还差很远 !

1

主题

26

帖子

2268

积分

8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268
Design-刘 发表于 2019-7-5 11: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支持达人室内设计网
空间因设计而改变,设计成就空间和谐

0

主题

593

帖子

3152

积分

8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52

Medal No.1优秀达人Medal No.2活力达人Medal No.3忠实达人Medal No.4先锋达人Medal No.5发烧达人Medal No.6天使达人Medal No.7达人代言人Medal No.8达人推广大使

daguo760 发表于 2019-6-25 10: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达人设计网

0

主题

52

帖子

325

积分

3级会员

陈运澳

Rank: 3Rank: 3

积分
325
chenyunao 发表于 2019-7-2 09: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达人设计网

0

主题

205

帖子

1360

积分

6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60
l372034088 发表于 2019-7-5 09: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网

1

主题

282

帖子

1282

积分

6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82
loveyou1020 发表于 2019-7-14 09: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网

0

主题

134

帖子

603

积分

5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3
PCMC 发表于 2019-7-16 10: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很深,受益匪浅,支持一下

0

主题

517

帖子

2146

积分

8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146
禹鱼鱼 发表于 2019-8-24 15: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达人设计

0

主题

5

帖子

175

积分

2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75
易子健 发表于 2019-8-30 15: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思考的前辈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4-3-29 01:01 , Processed in 0.103798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