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素建筑设计--传统园林住宅
沃纳迪家居  / 发表于 2017-9-21 12:07:11 |设计大本营  / 主编推荐
设计单位:素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类型:私人住宅
地理位置:江苏,中国
主建筑师:马科元
设计团队:郭少珣,李硕,余庆元,周方程
结构设计:张明熠
项目摄影:苏圣亮,素建筑
项目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屋顶
用地面积:2600m²
建筑面积:650m²

项目基地位于中国江南地区,这个地区也是孕育中国传统园林的地方。建筑师希望这个设计来回应现代建造技术和生活舒适度的前提下,如何来满足传统中国人的精神需求,即:寄情山水、归隐田居。因此,在本身就已经狭长的基地中,建筑师通过空间的转折和递进来拉长了流线、视线和时间,最终空间序列形成一种深宅深园的结果。

▼ 建筑全景

江南素有造园的传统,不同于传统的园林,现在的主人不再是寄情山水的文人,而是无时不刻同社会协作发生连接的现代人。对园子的需求不再是观想层面的游山玩水,而是物理层面的返璞避世。“归园田居”需要一种能够连接当下现实和传统情怀的场所载体。

▼建筑外观,隐于田园中

基地位于典型的江南平原的乡村一隅,因耕作需求,平坦的土地被划分成南北拉长的矩形网格,“深深·深宅”位于其中一个格子内,东西两侧被水渠限定,南侧临乡村道路,是主入口。基地的最大特征就是进深很“深”。 基地本身就已经浮现出“庭院深深”的空间场景。

▼基地位于乡村一隅,进深很深
  
格局 – 第二个“深”

在具体的场地规划中,思考的起点不是如何摆放建筑体量的“实”,而是如何组织“空”。“空”既是场景,又是功能,既是庭院,又是建筑。“空”是场地组织的基本单元,不同的“空”根据使用需求被安排在基地当中,再在每个“空”里划定内与外的边界。最终整理出大大小小形状不同的四座建筑,十个庭院。

▼功能与庭院的体量分析
   


▼总平面图

园子由多个庭院向深处推进,主要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停泊、进入和日常会客。设计需要考虑一位百岁老人日常生活,为方便老人起居,将其生活空间布置在第一个层次,并用一道纵向贯穿内外的墙将居住与会客分隔开。为了强化这种分隔,建筑体量也做了错动。

▼四个建筑体块

第二个层次以中央的水塘为核心,是私密的会友空间。跟前一个层次通过一个“T”字型洞口隔开。“T”形洞口上部用木格栅镂空,暗示结构的过梁。在这个层次中,安排了一个四面通透的“亭”放置在水边,将园内园外,庭前庭后衔接起来。这个层次中也安排了一个纵向延展的墙,来分隔客房庭院的私密空间。

▼以水塘为中心的私密会友空间
   

第三个层次为主人活动的场所和后花园,并根据主人爱好安排了一个小型篮球场。三个层次,层层推进,最终形成一种深宅深园的结果。

▼位于最深处的后花园
  
视线 – 第三个“深”

每个庭院之间边界模糊,庭院空间呈“之”字形错动,相互之间或掩抑,或渗透,或开放,或隔离。在游园的过程中,视线不断转折,而每一个停留却都能窥到前方空间若隐若现的场景,眼睛驱使脚步不停向前探索。原本是矩形的基地,因为“之”字形的空间拉动,进一步拉深了整个空间序列,为第三个“深”。

▼之字形错动的空间带来更深的视觉体验
      

▼ 细 部
房 子

在园林中,建筑的形式不是重点。因为传统园林中的建筑逻辑简单:用最通用的建造体系,用最合适的功能体量,让它出现在最该出现的位置。并给予不同的名字:亭、台、阁、榭。

在“深深·深宅”中,建筑的边界和位置已经由园子决定,剩下的问题就是:“覆盖”。中国古建筑结构体系泾渭分明,梁柱只是为了衬托屋架,即完成覆盖;而墙只分隔空间丝毫不参与承托作用。

考虑到江南温暖多雨,人在屋外穿行和停留的时间甚至超过室内。建筑的外部覆盖——屋檐显得尤为重要,屋檐是对人细致的庇护,它遮雨但不挡汽,遮阳但不挡风。设计中希望让这种覆盖能够轻盈而无形。因此,建筑的姿态以一种“深远”的悬挑,庇护在园子当中。

▼ 大悬挑和玻璃墙面使建筑显得轻盈无形
   

▼ 室内古典家具与现代的建筑结构形成对比

▼ 透过巨大的玻璃墙可以欣赏田园风光

▼ 后花园鸟瞰,巨大的悬挑屋顶

为了区分覆盖和分隔,在建筑形式上和建造体系上,功能体量采用砖混结构,屋顶部分采用钢木结构。建筑的屋顶用两片薄板错搭而成,搭接的部位形成朝北高窗,增加通风和采光。

视觉上的极致,必须要结构上的精确。为了让悬挑深远的屋顶看上去出奇得轻盈,在结构和构造上做了特殊的设计,使得屋顶在不牺牲保温的情况下仍然足够轻薄。

▼ 悬挑屋顶施工
  

▼ 屋顶结构

▼ 剖透视图

理 水

水园的位置,原本为老宅子后的小鱼塘,经过整修和放大,已经同东侧水渠连通。整个园子,唯一没有围墙的就是东侧临水面。传统园林内向而封闭,边界清晰。而处在乡村中的“深深·深宅”需要跟周围互相呼吸。水系的呼吸,视线的呼吸,气息的呼吸。

▼ 水园改造前

▼ 水园改造后

建筑的大屋面并没有落水管,只在地面青石板的局部做了缺口,露出鹅卵石,晴天的时候并不注意,到了雨天,雨水从预设的排水口流下,落在铺满鹅卵石的缺口中,落雨成线。屋顶和地面因重力和水,以一种柔软的方式连接起来。

▼ 檐口与下方的鹅卵石
  

▼ 雨水从屋檐落到卵石上形成水线
  
路 径

我们早已习惯现代建造带给我们笔直又平整的道路,已经忘记了深深浅浅,若隐若现的山间小路。路径其实跟身体直接相关,是用眼睛驱动用脚去触碰,是人同大地的接触面。路是用脚踩出来的,就应该回到脚的尺度,路是用脚踩过去的,就需要修饰涉足的路径不至泥泞。园林本身就是驯化的自然,文质并重,文与质,自然与修饰,也许并没有那么清晰的边界。


▼ 草,碎石与砖结合形成自然的小路
  

▼ 鸟瞰建筑内不同的路径
  

▼ 剖面图

古人造园,是在造他们心中一个理想中的栖居之所,是从文学(诗赋)到图像(山水画)再到园林的物理实现。那么,同样的问题“什么又是现代人理想的栖居”?一直是“深深·深宅”整个设计过程的核心线索。然而一直到建成,仍然无法概括一种可以言状的答案。

直到建成数年之后,一次无意看到元代文人画《东山丝竹图》,突然发现冥冥之中,远在700年前古人所描绘的图景其实早已潜移默化得影响了现代的实践。画中,空间结构、叙事要素,甚至建筑的原型几乎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 建筑与古代园林的对应
  

现代人造园,无法像古人造园,几乎所有的生活现实都已改变。那么什么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想栖居?我们知道“摩天大楼”,我们知道“花园别墅”,我们知道“归园田居”,我们知道“面朝大海”。但当最终发现潜意识里蹦出来的理想之所,竟然隐藏在近千年的画卷中,这也许是一次无意识的回归。

▼ 隐于田园的深深庭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主题

588

帖子

1335

积分

6级会员

软装人,不止于软装,不断思考空间相关领域的相互关系,不断进步

Rank: 6Rank: 6

积分
1335

Medal No.2活力达人Medal No.1优秀达人Medal No.3忠实达人Medal No.4先锋达人Medal No.5发烧达人Medal No.6天使达人Medal No.7达人代言人

豆豆猫的鱼 发表于 2017-9-21 17: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庭院深深深几许,情意淡淡素

0

主题

125

帖子

3266

积分

8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266
无名^^ 发表于 2018-4-17 18: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好  这个

2

主题

122

帖子

931

积分

6级会员

张小爬

Rank: 6Rank: 6

积分
931
zhang1631 发表于 2018-6-30 11: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网!

0

主题

41

帖子

239

积分

3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9
聚乙烯 发表于 2018-7-6 16: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网!

0

主题

125

帖子

3266

积分

8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266
无名^^ 发表于 2018-10-31 04: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面很有想法

0

主题

84

帖子

1646

积分

7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6

Medal No.1优秀达人Medal No.2活力达人Medal No.3忠实达人Medal No.4先锋达人Medal No.5发烧达人Medal No.6天使达人Medal No.7达人代言人

ferrari2018 发表于 2019-9-11 14: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园般体验

0

主题

42

帖子

376

积分

3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6
呃呃 发表于 2019-9-11 15: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网

0

主题

111

帖子

695

积分

5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95
米琪大大 发表于 2020-9-12 11: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角的大线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4-3-29 16:59 , Processed in 0.104963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