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智库--艾米未来农业文旅小镇
未知的想象与当下的生产,艾米未来农业文旅小镇--生产世界与未来科技
艾米未来农业文旅小镇是基于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前端技术支持,所展现出来的未来农业图景,是结合生态旅游、产业示范、科技模式推广于一体的农业文旅示范区。因此,接受委托对项目进行设计之初,便提出了“Future ALL”的概念——使所有环节都未来化,这其中包含 Future Agriculture—农业未来化,Future Landscape—景观未来化 ,Future Life—生活未来化, 以求展现最前沿的技术所带来的,对物质生产世界的影响。
▲ 农业生产与未来科技(素材来源于网络)
未来农业
━
事实上,智能农业已经迭代了多个版本。卫星监控着各种数据,通过显示器管理农田,广袤的大地上只能看到各种自动化农业机械——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使人慢慢脱离土地,使未来农业迈向更无人化的生产环境。它了改变乡村的生活方式、大地地貌。
▲智能农业(素材来源于网络)
未来景观
━
从太空俯瞰地球,人类的农业发展史,是一部地表景观的演变史。过去传统的农业活动形成了与之生产方式对应的地表景观类型,并由此产生了与土地生产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出现,这些景观类型也随之发生变化。
▲新型农业景观(素材来源于网络)
高效的网络链接,使气象情报、田野数据能在云端被人工智能整合并反馈给无人机,这些正在逐步实现的生产模式将重新塑造一种农业的新地景类型——自动灌溉、收割系统,无人机的工作路径等使得传统的自然农田肌理转变成以直线、方形、圆形、扇面等规则几何体构成的图案,这也正是小镇农场规划总图中几何形状的来由。
▲农场几何图形生成 加减智库
直线、同心圆、扇形,这些不同类型的组合因应新生产方式而生,也承担着展示作用。规划设计通过游览栈道限定了智能农耕展示区域的边界,构成了规划的总体骨架与分区。而智能化农田各项技术的展示性生产,便在这些边界内展开。
▲根据智能化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小镇农场规划总图 加减智库
未来生活
━
未来农业技术将使生产变得更为迅猛,温饱也早已不是人存在的首要矛盾,相反,癫狂的生产与消费才是。未来的乡村生活,不应只关注不断迈进的科技生产与物质消费,更需要精神世界的重塑——对“未知”的塑造。
▲天坛圜丘卫星航拍图 (图片来源于百度地图)
▲艾米未来农业文旅小镇局部航拍图曾喆
因此,在物质自动化生产的场地中,一系列构筑被安放在主要游览路径的关键节点之上。这些简洁的形体不仅回应地表的几何形态,承担游览休憩节点的功能,更昭示着一种未知的力量——人之所不能及的力量。
▲图片来源于电影《2001太空漫游》
自人类学会使用工具以来,这股力量便以不同形式出现,与之相伴而行,它是上古的仪式图腾,是荒原之上的巨石环阵,是祭天的圜丘,是《2001太空漫游》中的黑石——人类不断扩大认知的范围,也在扩展未知的范围,正是因为对“未知”的观照,才有了人类欲望的克制、生命延续与向前的探索。
为了重现对未知力量的敬畏,构筑被呈现以“崇高Sublime”的形式,以“他者”的身份浮现于人们穷尽科技所能的生产场地之中。祂们如同来自远古的仪式殿台,又如穿越时空的外星来物,与未知的未来及当下的生产世界展开对话…….
▲艾米未来农业文旅小镇局部航拍图曾喆
▲ 艾米未来农业文旅小镇现场实景 曾喆
▲ 艾米未来农业文旅小镇现场实景 曾喆
▲艾米未来农业文旅小镇现场实景 曾喆
为了更方便于呈现“未知”的意味,系列构筑将以编号的方式命名,他们没有被语义限定的名称,间或有只言片语的诠释,亦不全然靠视觉的传达,更多是未知的想象。
意想—设计概念
━
OBJECT I
▲Object I - 设计效果图 加减智库
因反射而隐没于环境中的方碑,
界限消融,
穿越边界,
渡向彼端
OBJECT II
▲Object II - 设计效果图(二期待建项目)加减智库
悬浮通道,
起始端向上逐渐扩展的体量
登高的暗示,
延展的视觉,
反重力的错觉,
想象力的边界,
将已有的实体,
延伸至无尽深远之空。
▲Object II - 设计效果图(二期待建项目) 加减智库
OBJECT III
▲Object III - 设计效果图 加减智库
中心方塔的光阴之下,
十二面回旋之镜,
返照成十二扇时间门,
支撑起轮回的游廊。
▲Object III - 设计效果图 加减智库
昼夜光影、
四时节气、
生长凋谢,
在直径二十四米间
轮回聚散。
OBJECT IV
▲Object IV - 设计效果图 加减智库
接雨亭,
接着落下的诗句,
如果环境保护得足够好,
诗意亦可煮茶,
▲ Object IV - 设计效果图 加减智库
抬头仰望
可见一片大地
融入天际
▲Object V - 设计效果图 加减智库
乡间的聚会
发生在悬浮田间的飞艇
祂将带着人们
回到欢声笑语的童年
收割早已金黄的时间
▲Object V - 设计效果图 加减智库
呈现-项目落成图片
▲远眺农田展示区入口 曾喆
从入口大门伊始,规则的游览步道沿着根据自动化生产模式形成的农田图案展开,延伸串联起一系列景观节点。步道系统及景观节点将按照总体规划平面图分期实施,鸟瞰所呈现为一期已完成部分,后续内容将根据总图规划陆续展开建设。
▲艾米未来农业文旅小镇全貌航拍 曾喆
▲展示区局部鸟瞰 曾喆
关于构筑的设计,通过文字与画面诗意化的意想,构成最初的设计概念,尝试探讨在人类极致科技生产的场域之下,物质生产消费与精神内核状态可能的关系。这些构筑,展现着关于科技、未来、未知的一些想象。
▲Object VI展示区入口大门俯视航拍图 曾喆
▲Object VI展示区入口大门鸟瞰航拍 曾喆
▲Object VI展示区入口大门侧立面曾喆
入口大门通过变截面的钢结构,形成一个向上生长的造型,以及一条长30米,视觉封闭,却可以落入日光的人行通廊。立柱与斜肋相交,组成稳定的力学形态。
▲Object VI展示区入口大门 艾米集团
▲Object VI展示区入口大门 曾喆
▲Object VI展示区入口大门 曾喆
作为大门,其舒展的外表有着强烈的昭示性,万物伊始,疯狂生长;而穿行其中,封闭的视觉与末端的框景,又是内向收敛的,有着渡过、穿越彼端的仪式。
▲Object VI展示区入口大门局部 曾喆
▲Object VI展示区入口大门局部曾喆
列柱与横肋的间隙可片段式地窥探天空与田野;变截面上挑的结构序列,形成有节奏的光影;出挑的横肋收束得足够细,增强透视关系,使之形成延伸至天际的一束细线。
▲Object VI展示区入口大门局部 赵炜昊
▲Object VI展示区入口大门通廊 曾喆
▲Object VI展示区入口大门通廊 赵炜昊
列柱的宽度与间距正好为一比一的关系,使人穿行其中时,视觉能完全被限定于两排柱子之间,而两侧的光线却能在间隙处温润的渗出,视线被导向尽端的风景,引人穿行。
▲Object III – 晚稻季实景 曾喆
▲Object III – 航拍俯视实景图 曾喆
▲Object III - 早稻季实景 曾喆
▲Object III - 早稻季实景 曾喆
有别于通常的乡村项目使用在地材料和构造方式,设计无一例外的采用了“非在地”的手段进行。它们使用现代工业材料,大量利用反射极强的镜面不锈钢,通过消隐结构或悬挑的方式展现构筑的漂浮感,呈现一种未来的诗意。
▲Object III - 早稻季实景 曾喆
直径24米的环形体量,既是回廊又似祭坛,亦如同天外降临之物,漂浮于田野之上。简洁的形态,包含了穿越古今多层意味的解读。也正因如此,使它具有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的 “未知”神秘感。
▲Object III – 晚稻季实景 曾喆
▲Object III – 晚稻季鸟瞰实景 曾喆
▲Object III – 局部 曾喆
消隐于环境之中的十二面旋镜,如同十二扇“门”,支撑起回廊顶部;方塔的光影将顺应时间,落入不同位置的镜门;进入回廊,天空将被聚合的空间包裹。
▲Object III – 早稻季实景 赵炜昊
▲Object I – 早稻季实景 赵炜昊
通过不锈钢的反射效果,方形体量消融于环境之中,模糊了轮廓与边界。使人仿佛能通过中间凸显的圆洞,穿越一堵隐形的墙体,跨进另外一个空间。
▲Object I – 晚稻季航拍俯视图 曾喆
▲Object I – 晚稻季航拍图 曾喆
▲Object I – 晚稻季航拍图 曾喆
圆洞边缘的镜面,在日落时分,映照余晖,造就一个人工光环。光环的形成需要特定季节的太阳入射角度,通过这些特意为之的设置,连接人与人之所不能及的力量间的关系——生产的旷野之上,人可以驯服稻谷,却也只能耐心等待阳光落入圆环,洒向大地,滋养生长。
▲Object I – 晚稻季实景图 胡彦
▲Object I – 晚稻实景图 曾喆
▲Object I – 早稻季实景 曾喆
▲Object I – 早稻季实景 曾喆
▲Object I – 早稻季实景 胡彦
亭子顶部是一个倒置的圆锥体,如同漏斗般将雨水汇集至地面一个更小的倒圆锥体茶台之上;三根细小的立柱与圆边相切锚固,通过不锈钢的材质使之消隐,令漏斗顶得以“漂浮”。这样的设置包含着“感谢”的意味,不像大部分建筑一样,雨水被“排除”在外,而是被捧在手心。
▲Object IV – 早稻实景图曾喆
亭子顶部的不锈钢材质,使观者能在抬头之际,观望环绕四周的田野大地。
▲Object IV – 亭子顶部细节图曾喆
▲Object IV – 早稻实景图曾喆
▲Object IV – 亭子顶部细节图曾喆
借由具体的形态展现具有抽象意味的“未知”的概念,贯穿于所有节点的设计之中。正如《2001太空漫游》中黑石的存在,给故事叙述予以关键的符号,而这样的符号或许连导演也无法全然知晓其全部的意涵。也正因如此,设计并不停留于具体形态的落成与呈现,也可能在于观者的凝望、触摸以及想象。
▲Object I 实体模型
▲Object II 实体模型
▲Object III 实体模型
▲Object IV 实体模型
▲Object V 实体模型
▲Object VI 实体模型
▲总平面图 加减智库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艾米未来农业文旅小镇
设计单位: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PMT Partners)
项目主持建筑师:赵炜昊、胡彦、曾喆
设计团队:黄嘉荣、林冕仕、陈利、周紫月、卢泽强
摄影:曾喆、赵炜昊
规划面积:299.83亩
建成时间:2020年5月
项目地点:广东省广州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
好有意境,完美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网 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