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建筑设计丨北京茶聚场“山居茶亭”系列
théATRE茶聚场是一个用茶串联起饮、食、艺术的现代生活方式品牌。此次“山居茶亭”系列延续了此前对于生活与茶的概念阐述,希望人们在“饮茶”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蛋糕带来的“食茶”体验。项目场地位于北京三里屯西区三楼中庭和南区的街道旁,旨在能让匆匆而过的行人在这个“都市茶室”前驻足片刻,去品味茶式生活的闲适。▼项目概览,overview of the project ©朱雨蒙
▼项目概览,overview of the project ©朱雨蒙
▼项目外观,exterior of the project ©朱雨蒙
我们对于“山居茶亭”的概念出发点来自于茶室,“茶室”的建筑形式作为茶文化的载体,是人们饮茶这一活动发生的功能性场所,也是我们和品牌方想带给顾客的体验。我们将山居茶亭的内部视为制作茶以及传播茶文化相关茶点的发源地。在窗口处,我们将部分台面让出给过往行人使用,将这部分用原始实木整板打造的台面作为茶文化向外传递的出口,茶艺师站在室内通过这个媒介与顾客完成交流的过程。
▼总平面图,site plan ©kooo architects
▼项目鸟瞰,Ariel view of the project ©朱雨蒙
▼外立面,exterior ©朱雨蒙
“象征意义”= 材料+形式
“Symbolic” = 1 material + 1 shape
此系列的场地选择避开传统的长方体店铺,更倾向于空旷的中庭/广场/街道等区域。因此,场地的“不确定性”成为了一个议题,而利用建筑的“符号性”去强化过往行人的记忆则是解法。为强调符号的单一性,“茶亭”在坡顶和开窗上都进行了一体性的处理。吧台—这一与人密切接触的区域作为建筑屋顶的分界线,将传统建筑中屋顶高度只占主体的一小部分调整为屋顶高度:墙体高度>1,使整个茶室的比例呈现出独特的钝感,模糊了屋檐和墙体的横向断层。
▼吧台区域,bar area ©朱雨蒙
▼吧台区域,bar area ©朱雨蒙
▼室内空间,interior space ©朱雨蒙
材质
Material
在材质运用上,项目保证了茶室的整体质朴。考虑到窗户檐口的延伸感,定制的菱形金属瓦作为屋面的主要饰面材料。金属瓦由工厂批量生产,可弯折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流畅地处理了各个弧面。室内饰面与部分外侧墙面使用了天然的硅藻泥材质,以粗糙的质感还原天然质朴。顾客可近距离触摸的窗口台面使用了带有自然边缘的实木整板,让自然的痕迹与品牌的产品呼应,传递到顾客的手中,为每个内外连接的服务窗口都提供了屋檐遮蔽的安全感。
▼部分节点详图,detail ©kooo architects
▼外立面材质,facade material ©Horikoshi
可重复利用
Reusable
我们希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去和自然有更多的连接,所以每个茶亭的设计从结构到饰面都是可重复拆合的。为保证运输要求,结构被分为了各个单元,各部分之间用连接件卡合,从而完成整个结构体系,内外饰面和道具都按此单元尺寸进行了模块化分割。所有单元的组装在工厂内全部完成以确认最终效果,继而茶亭被拆解后运输到场地,在现场重复一次组装流程,这是一次完整的施工过程。
▼构造过程,construction progress ©kooo architects
▼整体质朴的氛围,the overall nature atmosphere ©Horikoshi
▼屋面细部,roof detail ©Horikoshi
茶聚场“山居茶亭”系列是我们与théATRE尝试的社区型轻业态,在城市中形成一个个散播茶文化的“小基站”,一处处品茶的休憩之所。
▼平面图,floor plan ©kooo architects
▼立面 & 剖面图,elevation & section ©kooo architects
▼修建过程,construction progress ©kooo architects
项目名称:théATRE山居茶境概念店
项目类型:临时建筑
设计方:小大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设计:2023
完成年份:2024,2023
设计团队:小嶋伸也,小嶋綾香,北上紘太郎,熊雪滢
项目地址: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南区步行街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西区3F
建筑面积:20.25㎡ , 15.66㎡
摄影版权:朱雨蒙,堀越圭晋
合作方:禄世门建设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施工)
客户:théATRE茶聚场
材料:菱形金属瓦、硅藻泥、实木整板
品牌:théATRE茶聚场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