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S姚晓冰设计 | 成都麓月创艺新川味
月,作为灵魂意象,贯穿麓月的品牌始终,也映照国人千年来的情感与审美。
月下把酒言欢,月下梨落溶溶,月下同坐醉清风。从古至今,在月下我们倾诉相思、共庆团圆、寄寓雅兴。月,不仅在天上,更在杯里、诗中,在人间烟火处。基于麓月“打造一家符合成都生活属性的新川菜餐厅”的初心,YDS姚晓冰设计将这份东方的爱月情节,融入空间的起承转合之中。
当月色降临蓉城,锦江灯影如水,麓月以中式美学为笔,勾勒出月下成都的另一种可能:从创艺新川味中市井烟火的暖意,到家庭欢聚场中游园嬉戏的趣味,再到宋宴美学厅中商务高宴的仪度。
三店三境界,月相三重奏,麓月诠释了川味的多维层次,更以空间语言,延续那一轮明月之下的东方叙事:在成都,在麓月,月永远在场,人始终尽欢。
麓月一店 · 创艺新川味
月之幻境艺境寻味_
望 月
作为品牌首发之作,麓月一店以“月”为超级符号,构建出从视觉到体验的完整品牌语言。
极具川西民居特色的青砖瓦片,铺垫文化溯源的伏笔。月色之下,呼吸灯渐起,营造“望月”之境,星点微光映照麓月标识,勾勒出静谧而引人的初印象。
幻 月
步入室内,“幻月”主题展开——金色立柱的柱体与月相光影共构日食意象,曲线顶面与雾气缭绕,宛如步入月之幻境。
空间内外关联,以前台为轴,月的诗意幻象向两侧延展:左侧以“日全食”意象引向散客区的“大千风味”,右侧则以镜像手法承接,展开另一重意境。色、质、形彼此呼应,细节处处埋伏线索,形成连贯美学的叙事。
设计美学融合场景,持续为餐饮品牌赋能。散客区借半围合分区与多窗口衔接,保持通透与独立。张大千泼彩山水化作立体艺术装置,衔接人间风味与山海灵感,仿佛自然馈赠径直流转至餐桌之上,隐喻自然而现。日全食的逆世界镜反意趣,赋予宴会厅的独特情绪语言。金色立柱领衔装置于顶面处造境,立面艺术漆涂料肌理渐变,宇宙洪荒的亘古愈发沉浸……
月夜迷离,星河共璀璨,连包空间将青砖成墙的归脉连并生态天景一起打造幻境,将意向引向川西独有的地域风情,处处指向品牌溯源的精神与文脉。
逐 月
曲线微折,自成幽径,光的加持下,循楼梯“逐月”而上,艺术漆肌理与光影共舞,恢弘庄重的二迎接礼仪,指引向二层尊享领域,以中国红的精神意向和柿柿如意的美满寓意同时落笔。
匠心成势,围合盛意,纳藏乾坤,斗拱结构与框景手法并置,此境只应天上有的视觉惊艳背后,是传统的解构与文化的格局重塑。
品 月
“品月”之于包间,各自书写不同风情。大鱼海棠、水月镜花共享逍遥自在,月形灯、榫卯细节、青砖墙面共叙东方雅意。月在此不仅是符号,更成为贯穿风味与文脉的精神线索。
青瓦曲面的川西印记,明月指引,满室浸染。芝兰入室的美意无穷,自然写意相得益彰。麓月一店以“月”为魂,以“艺”为脉,构建“望月、幻月、逐月、品月”的空间叙事,将川西风土、当代艺术与品牌精神融于一体,为年轻社群提供松弛有趣的聚会场域,构建出一处既具烟火气、又含诗意的创艺川味空间。
麓月二店•家庭欢聚场
月下游园归家之趣-
揽月庭
入口处,金铜色半圆盘大门如月初升过半,墙体以木质雕刻的“月”形超级符号重复演绎,形成韵律般的视觉韵律。门上方的流线造型蜿蜒起伏,月光流淌,悄然引导来客步入其中。
步入大门,像是被温暖的气场吸引,目光所及,处处是流线与光影的交织:金铜色调延续温暖质感,光线沿曲线墙面流动、交汇,最终聚焦于前台区域。
百川归海,月引潮汐。空间枢纽的定位,以现代设计语汇,写就归家团聚的第一重温暖仪式。
游月廊
循着门庭暖光向内深入,便步入“游月廊”的沉浸之境。设计师以借鉴蜿蜒河流与曲折小径的自然流线,勾勒出无限延伸的空间诗意,弧线与曲面再次交融。墙面、天花与地面一气呵成,柔和的弧度动线,营造出月光洒落的自然流动感。
挑高游廊与散座区借层叠落,各处散座如盆景般自由生长于高差之间,形成“移步异景、景随人转”的观演趣味。曲面曲线巧妙穿插,虚与实、光与影在此交织,行走其间,宛若漫游月下画境,既有曲水流觞之雅,又不失孩童探趣之欢。
夯土层叠立柱墙作为空间软性分隔,亦隐喻川西林盘与蜀水曲岸之意象,赋予空间在地文脉的深沉注脚。放缓脚步,悠然探索,于不知不觉间延展停留时光,沉浸于这一场月下游园的东方叙事之中。
映月窗
人在室内,景随窗移,俯仰之间皆可见竹影翩跹、月影朦胧。顶部圆灯如月,柔光澄澈,似将天边明月请入人间宴席。
月影移墙,竹影扫阶。修竹挺秀之姿与苏式园林的构景智慧相互为引,空间与自然开启更为含蓄的对饮。
圆窗涵月,流云如卷,瓶形窗格纳福呈祥。每一扇窗皆自成画框,将外间双层竹影与天光裁剪成动态长卷。
绘月影
空间色彩取蓉城底蕴,浅黄为底,缀以朱红与玄黑,热烈中含蕴静美,恰似月华流转于昼夜之交。
廊间红黑方格地影交错,光影闪烁其间,与一店意象遥相呼应,似一场跨越空间的对话,延续着麓月品牌的光影诗学。
镜面巧妙布局,外墙与地界和天空无痕衔接,更映天光云影,忽而晴空朗照,忽而暮色温柔,为用餐时分添一份灵动与意外之趣。
麓月二店以“月下游园,归家之趣”的故事,在延续一店“月”之灵魂与艺境的同时,更侧重于为现代家庭打造一处可游赏、可相聚的轻松食趣天地。月影人影相映成趣,月下的阖家欢宴已入盛时。
麓月三店•宋宴美学厅
月隐东方礼序成宴-
承续一店艺境之深邃、二店欢趣之灵动,麓月三店以“月隐东方,礼序成宴”为至臻表达,将“月”的意象从视觉符号最终升华,开启高端商务宴饮之新境。空间取意宋代美学,将月之清雅与宋之风骨融于一体,重塑当代川宴的至高仪度。
月隐园庭
麓月三店择二楼而筑,匠心独运,于高处私藏一方空中宋园。园林取意宋代苏式雅韵,以石为骨,以水为脉,石板小径蜿蜒如带,牵引宾客步入一方素净空灵的隐逸之境。浅水动态水景潺潺低语,与错落分布的盆景、姿态古拙的矮松相映成趣。
月光倾泻时,疏影横斜、水波涵月,勾画出“月隐园庭,景幽心远”的东方画境。此处无喧无嚣,唯余风雅与静谧。暂离尘俗,心归宴境。
月行廊径
由青石外道徐步转入,脚下渐过渡为温润木质地板,空间节奏随之舒缓。
宋式栅栏默立廊道边际,疏密有韵,成就天然画框。
推拉窗体开合有致,人字形内部吊顶延展视野,古意与现代在此悄然对话。
三店的空间设计大多以包间为主,兼顾通透与私密,既延续宋代美学中“隔而不断”的流动性,亦融入当代宴饮的功能需求。材质与造型皆经细致推敲:门窗比例端庄、纹样清雅,家具尺度合宜,木石质感相衬,在静谧中透出工艺的温度。空间过渡的同时,眼与心皆浸入风雅的时空行旅。
月饰丹青
三店空间的种种细节,皆含宋韵,清雅淡然。前台台下版画与背景幕画均绘古雅,廊道侧的窗灯轻绘兰草,路径一旁宽烛静燃,意境幽远。
墙面以投影月光映照花鸟灵动,旁侧松枝状散灯星星点点,如星河低垂,与窗外园林景致虚实交融。
包间各具风雅,窗前悬垂轻掩幕帘,顶灯取桂花、柿子等古意造型,温润光影洒落桌面修竹与宋式坐塌之上。
宋代“四雅”,焚香、点茶、插花、挂画一一皆含蓄融入宴饮流程,于低调中见证空间品质,俱在月饰丹青中成诗成画,延续着宋人雅致而内敛的审美精神。
月循尊礼
高端宴请需要营造静谧而尊贵的宴饮氛围。服务人员身着宋式素雅服饰,行止从容、语态温雅,宛若自画中走出的雅集侍者,迎宾引位之间,已悄然还原宋人待客之风范。
服务至此,已成艺术。月循尊礼,不仅是对宋代仪节的致敬,更是对东方待客之道的升华。宴饮的需求不仅仅是简单的用餐,而是一场贯穿视觉、味觉与情感的文化沉浸。
从一店到三店,麓月以“月”为线,串起三种空间情绪:艺术美学的文化定义、游园归家的乐趣激活、宋式美的宴饮格局,它们共同回应了“新川味”的内涵,不仅是味觉的创新,更是空间、文化、体验的整体升华。
从热闹市井到静谧园林,从家庭欢聚到商务雅宴,麓月以月为引,照亮了川味的多重境界,也写就了成都餐饮设计的新篇章。三店同源,三重变奏,月光之下,以设计致敬川味,以空间讲叙东方。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麓月·创艺新川味
项目地址:四川,成都
项目面积:1780㎡-1950㎡
项目日期:2023年6月-2025年8月
设计单位:YDS姚晓冰设计事务所
主案设计:姚晓冰
辅助设计:赵彬贝、肖祥宇、黄靖珊
装置艺术设计与执行:姚晓冰、肖雨晴 VI
策划与执行:樊小畅、苏陈科/分寸
品牌宣传:杨悦、潘奕然/YDS姚晓冰设计事务所
深化设计与项目落地:罗保安、阳建立、周庆玲、王清松/晓安精工
项目摄影:吴鉴泉、艾俊轶
项目视频:王天洪
内容策划:清歌传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