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贤 发表于 2013-6-7 23:09:03

王琼:设计的土壤

理性而内敛、冷静而果断;如果说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是他行为的准侧,那么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则是他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让他积累了丰富的设计阅历,思维方式构筑了他对设计土壤的透视研究;两种气质和才华簇拥到一个年届50的人身上,堪称岁月历练才华的经典传奇……

       这是笔者首次以民间传记者身份采访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副院长、金螳螂设计研究院院长王琼。


       面对设计与施工即将突破100亿,创造业界传奇,连续几年排行行业第一的装饰企业设计领导人,让笔者感受到他有一股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


       “我下午还要赶往香港出差,可能留给您采访时间不多,有什么话不妨直说……”王琼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头一次见面,仿佛一见如故,好像老朋友似的。


       为撰写此书,笔者曾跑了十几个城市,采访了不少设计界的精英人士。他们或矜持、或大度、或内向、或冷静、或内敛、或善解人意都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然而与王琼一见如故,没有一点距离感,甚至没有陌生感,让笔者与被采访者省去了很多寒暄,直接进入实质问题。


       “听说你们公司和苏州大学在城市科学学院的基础上共建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并由您出任分管科研的副院长?!”笔者问道,“您为何对设计教育情有独钟?”


       “不瞒您说,我这个人有教育情结,恨不得把我学到的东西马上教给这些孩子。”话间,他的秘书几次进来,显然为了去香港交代有关事宜。间或,他又不停地接电话,边接电话,边示意我“不好意思,事情实在太多……”


       这是笔者采访遭遇也许世界上最忙碌的一个人,当你进入了一个能产生进近100亿营业额的大型企业的设计领导人工作区间,你别无选择地感受他忙碌状态。很难想像,他这个金螳螂设计研究院院长,企业的创始人之一不仅身兼二职承担两个单位肩负的使命,同时他告诉笔者,由他负责主编撰写《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室内分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任务之重,时间之紧,是出乎他的想象的。也就是说他必须要和时间赛跑,甚至要有将自己和时间一劈三用的能力。对于年届半百而遥知天命的王琼来说,在他身上有着怎样的时间与分配的传奇故事。


时间是挤出来的……

       按理说王琼身兼两职,而且都是身兼两个单位的要职,不仅要承担学院的教育改革重任,同时还要承担企业的设计改革和经营改革重担,两副担子假如说各占他50%的时间。老实说,他身不由己,已挤压了他不少本该属于他休息时间。现在他又接受了《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室内分卷部分约20万字,上千幅图片的写作与收集,对于这样额外的工作量,几乎让王琼的时间资源压缩到一个生理的极限,他只能再次将自己逼到一个极限——透支睡眠时间……


       身兼两职,再加“学术任务”,几乎要把王琼一分为三在同一个时间高速运转。这几乎不是一个常人所能做到的,然而彰显王琼的过人之处,让很多人不由产生暗暗的佩服。在你满负荷工作时,又插入一项用脑的活,这决不是一个接上电线就亮灯的单纯工作,这里面还涉及到写作的灵感与方向。在日常双重繁忙工作的重压下,在王琼年届50的年龄段,能集中有效时间与精力的概念还有多少?


       “时间是从牙膏里挤出来的,你如想不做,可能会找一千条理由,反之,却义无反顾去做好它……”声音充满了坚定与坚韧,他是敢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挑战,敢于和专家打赌的男人。


人太浮躁会失去价值

       在谈到设计圈的设计现象,他对设计界的“超男快女”现象见怪不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他认为做设计,注定是与客户打交道的,你拿了客户的钱去“摆谱”,去“做秀”,去“炫耀”本身就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可谓无知者无畏。说穿了,设计也就是一个服务工作,协助客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按说你收了人家的钱,即使帮助人家解决了一些问题,也是理所应当的。设计服务程序完成了,设计也就结束了,该收的,收了;该拿的,拿了;你还要展示你的虚荣,到处招摇作秀就令人讨厌了。假如说你做的东西还能得到业界的认可也就罢了,问题是你展示的东西仅仅是一个复制和克隆,既没创意,也没价值。另外可笑的是,做得不怎样,还有人为他们做设计论坛,满世界地推崇他们,其实,这种在错误时间,拿出错误的东西去炒作,却无偿地占着公众的公共视觉资源,这种浮躁现象充斥了整个业界。


       因此,王琼拒绝参加所谓的设计论坛,他反感这种浮躁和作秀,也反感媒体的不专业,同时也谢绝所谓的媒体采访。他似乎和这些浮躁和作秀的势力,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并呼吁笔者作为业界评论家给予猛烈抨击……。


做节点设计不比谁差

       在金螳螂会议室桌上,无意翻阅了他们的内刊,发现一个“节点设计”的专业项目介绍,专门介绍推荐做图纸“节点设计”的工作岗位。对于整套图纸深化的分工,就是专业、专职、专攻图纸“节点设计”。这里不仅有规范的节点图表现,还有颇有创意的“节点设计”材质透视标注图示意,哪怕你是外行,一看便明白怎么操作,一目了然。


       王琼告诉笔者,节点设计师在欧美设计界很流行,他的工作备受同行尊重,他们的收入已超过工程师。可在国内很多人看不起做家装,看不起家具设计,看不起做后期设计深化图纸。凡事动辄做所谓概念设计,做创意设计,甚至做什么“软体”设计,超级羡慕扎哈。总以为设计师做前端概念设计最“牛逼”。其实这都是很幼稚,很浅薄的想法,赖特做了一辈子住宅,很多欧洲设计师做了一辈子家具,反而成就了他们事业。比如做接力赛,固然做第一棒很重要。其实,最精彩的是最后一棒比赛,前面第一棒如果说虚荣心太重往往容易被人超越的,反而是接下来的接力可持续的爆发力更显得格外重要。


       安德鲁、库哈斯等一些世界级的大师,非常尊重给他们打下手做深化做施工图的团队,经常请他们吃饭,和他们讨论有关图纸细节。安德鲁说,如果没有他们对自己创意产生创造性深化和有效组织完善,他的巨蛋仅仅是个空想主义而已,他说他的成功,有他们的一半功劳……


       库哈斯说,如果没有他们对我构思做可持续延伸做论证、做分析和数据,我的央视大楼构思仅仅是空中楼阁……


       优秀的创意总是离不开优秀的图纸深化处理,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节点图”、“大样图”的确认。因为很多青年设计师并不知道,往往你看到最精彩和最美丽一个经典场面,恰恰是因为“节点”和“大样”图支撑了他们的精彩。设计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很系统,很多学科组成的结构空间,每一个人都是阅读空间故事的读者,有些东西你能读得懂,有些东西你未必读得懂,其实设计也是这样……


中国设计评判标准太低

       现在一些青年设计师,想通过业界设计大赛来展现自己的才华,本可无可厚非。问题是我们的评判规格和评判标准似乎太低。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审美的发展,如何评判一个好作品?评判好作品的根据又在哪里?获奖理由是什么?这一些似乎都很模糊。特别对设计金奖或一等奖较敏感的评判,更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众说纷纭。每年多如牛毛的评奖,有多少年度大奖,似乎就有多少评判标准。五花八门的评判搞的人们顾不自暇,一头雾水。我们只在乎作品好不好看?只热衷于是否奢华?是否有视觉冲击力?甚至以怪异、媚俗和酷毙做误导。至于作品的评判数据评估,审美原则,投资回报率,低碳环保指标,投入使用信息反馈等关键评判根据和标准,几乎都是空白的概念。


       设身处地想一下,当一个不菲的投资进入设计程序,进入施工程序,进入工程验收阶段,尤其是交付营业使用阶段。其实,每一个阶段都凝结了投资方和设计师紧密合作,相互促进的力量。而比赛的评判仅仅凭照片就能让评委看出哪个是受客户欢迎,哪个是最受市场认可的,简直是不可思议。而奇怪的是有些评判仿佛有意逃避客户这个客观程序,关起门来做评判。仅凭作品照片,他们就能判断谁比谁做的好,显然都被参赛的作品的表面现象蒙住了眼睛。于是就出现了电脑后期处理的新闻披露报道,甚至出现了PS的情况。这些掩饰作品的恶劣行为,有多少评委能够“火眼金睛”给予识别和揭穿?有些三等奖不服二等奖,二等奖不服一等奖,因为二三等奖的差异,谁也说不上所以然,也无法从学术上说清一个道理。甚至有些评上金奖,“好看”不中用,客户反映投入使用商业回报特别不理想……


       如果说设计大奖赛评判出来的东西不受客户欢迎,不受市场关注,这样的评比不仅误导了获奖设计师,同时还影响很多人的审美世界观。尤其是对刚进入设计界的年轻设计从业人员影响很大,甚至会使他们“走火入魔”,越做越没出息。比如普利兹克建筑奖入选提名,先将推荐和自愿报名的作品,由普利兹克奖评审初级筛选出来,先进行为期一年的曝光,经公众检验。在这一年中,如有公众质疑和举报马上取消比赛资格,并公开宣布3年不得参赛。当然,在这一年中评委还必须深入作品现场给予全面的考察。只有这样的评判标准和系统做法,才能使普利兹克建筑奖闻名世界。


改良中国的设计土壤

       王琼对设计教育改革也有自己放眼看世界的思路,他觉得当下中国设计界之所以有太多的浮躁,作秀和自我张扬,其实,就是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气候和土壤有关。比如欧美很多国家大学有一年的新生适应考察期。老师考察学生,看你是否合适做这个专业?是否有这样的潜质?学生也在考察老师,你是否有真才实学打动我?双方都在相互侦查,相互了解,这种在专业上的互动,解决了专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比如说在米兰市区的一条小街,就有一条闻名世界的设计酒吧,里面聚集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著名的服装、家具、建筑、室内、广告、出版、装置、影视、画家和作家等,王琼发现不同的设计酒吧,不仅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创意,也具有不同的精彩,几乎每一个设计吧都将他们的创意理念,表现手法不动声色,淋漓尽致。又在相互比拼、相互较劲、相互竞争,将他们的设计做的争奇斗艳。一不小心,你就碰到了一个大师。在那里执教的幼儿园老师里面甚至有研究美学,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博士,在这种浓厚的教育修养和氛围中,不出设计大师都很难。


       因此,设计土壤的培育和改造是中国设计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中国设计发展的太快,太高速未必是件好事。就像我们的高铁,不讲究科学规律的盲目提速,显然会出问题的。有时候把速度降下来,把设计作品的量给控制下来,可能会产生一些推敲琢磨的时间,可能会产生一些理性思考和反思的空间,反而会更清楚看清我们的问题在哪里……


       王琼主张做一些比较成熟的产品,而且是有商业与艺术结合比较成功的产品,不要动不动把产品说成作品。一个设计师一年中,可能出于甲方原因,大部分只能称得上是产品,如果说一年能碰上一两个比较信任设计师的业主,给予设计师设计创作更广阔的空间,往往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会孕育一个好作品的可能。


       有时候,我们的设计上游——也就是设计卖方的整体审美和修养水平比设计师更重要,假如说,我们要改良中国设计的大环境、大土壤和大气候,不仅仅是提高设计师审美和修养,而是提高整个民族的审美和修养,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改良中国设计土壤的关键所在。


9602380@qq.com 发表于 2022-8-29 10:29:47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琼:设计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