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相上文象新办公室:半“自宅”式的语言
达人设计  / 发表于 12 小时前 |商业公装[严选]  / 办公空间/企业总部

达人设计

网站总编

私信回帖



相上文象新办公空间:半“自宅”式的语言
· 顶楼有天窗,天窗之下有一棵3米高的无花果
相上文象新办公空间,由原来的旧办公室翻新而来。2019年开始设计;2021年春,新办公室落成,正式投入使用。2023年8月,经历一年半的使用,空间磨去棱角,时间填充起所有空隙,物质空间的生命力被逐渐唤醒,自洽,舒展,一点一点贴近具体的人与日常。如此,是时候以项目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
——李万鸿/题记

·楼下的水磨石吧台,和楼上的壁炉,兼顾住宅与办公空间的双重特质,构成空间垂直方向上的中轴线,激发空间隐秘而强劲的凝聚力,完成从材料质地到空间场景与日常氛围的延伸。The
这是一个“半自宅”性质的办公室。相比其他项目,建筑设计师在自己办公室的设计中,因为有着设计方与业主方的双重身份,总会不经意地投注更多的个人气质与日常。
将自宅与工作室相结合的建筑设计师不胜繁举,这仿佛成为了一种设计工作的隐性需求,即,将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邀请进来。也许,办公室内部并未有可供居住的房间,但项目所拥有的空间关系和结构尺度却更接近住宅而非办公空间。它呈现出一种半闭合的状态,其中的人、事、物皆因这种半闭合,而多了几分亲密与随和。

01
开放布局,水平方向上的延伸
相上文象办公室,位于成都市航空路,一处住宅与小商业工作室相互融洽的小区顶楼。
这是一个在成都市内率先将入户庭院引进城市高层电梯公寓的小区。它每四层开一个通高8.4米的建筑空体,开放为与自然天光和空气连通的围合院落,打破了传统住宅公寓黑暗的甬道走廊,连接了更为亲近的邻里关系。因此,这里生活气息浓郁,活力而有朝气,聚集了大量拥抱自由的年轻群体,是创意工作者与独立艺术家备受青睐的栖息地。
·办公室空间模型。上下两层水平伸展,由一组直跑楼梯连接
因为原本就是跃层结构,办公室自然也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开放式办公区,以水磨石吧台为中心,向两侧延伸分布,一侧另附一个花园阳台,满足着团队成员工作、午食、会客以及休闲的多重需求。上层则由位于中央的会客厅和分布于两端的两个独立办公室所组成,是创意总监日常工作、会客、休闲的主要区域。
从结构上可以看出,每一层在平面布置上都尽可能开放舒展,形成几乎没有阻隔的条状式延伸,回应着现代住宅体系中柯布西耶自由平面的布局,为人在空间中获得更加简便灵活的动态场景与活动范围,构建着流畅的秩序。

02
烟火日常,垂直方向上的凝聚
“半自宅”性质的办公空间,除了以自由平面进行回应,摒弃效率优先、功能明确的布局外,相继伴随而来的是对日常性的引入。相比于标准严苛的工业化生产,日常生活要明显松弛、琐碎、灵活,并允许一定程度的偏离。如果说,工业化生产是一个行业标准体系的代表,那么对日常生活的表达则是连接自我感知与个体精神的神经元通路。
在一楼的开放式办公区域,一体成型的水磨石吧台厚重流畅,有如于空间之中生长出来的雕塑体,经由三个连续平缓的弯折形成半围合的状态,增加了空间的延伸性。但一反常态的是,吧台连同其内侧的厨房操作台,以相当的体量占据着一层空间的核心位置,致使办公区域不得不向两侧腾挪。如此一来,作为一种强调,日常生活的公共性被有意识的放大了,整个办公空间的严肃性得到最大消解,还原为一种细腻随性的姿态。
日常生活的公共性,体现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聚合。一起享用午餐,从空间布局之初便进入了每一位团队成员的日程安排,吧台也从大多数形同虚设的工作场景中脱离出来,变成了团队成员之间必不可少的连接方式。这样的连接亲密牢靠,不再是具体的工作程式,而是与烟火炉灶有关,与日常生活有关,与个体的生命存在有关。
楼梯是另一种形式的表达,它不同于吧台直接指向日常性,而是通过陌生化的方式凸显对日常性的处理。如,以水磨石砌筑起始台步,制造与吧台的互动关联,随后改用悬浮的木质梯步,如枕木一般完成向上的层叠。水磨石的肌理与原木的质感,通过这种接续的处理,产生微妙的通感,日常的知觉经验被唤醒。而楼梯顶端盘坐的佛像,古慈憨然,一种更遥远亘古的经验被触及,表现为非日常的精神性时刻:举头三尺有神明。但随着梯步上升,神明变得可触可即,日常空间又再一次回归。
在二楼,与一楼吧台相对应的空间构成要素,是壁炉。与食物之于吧台的吸引力相类似,壁炉唤起的是人类千百年来对火光的依赖。壁炉之上,是天窗。温度与光亮,驱使着人们自然而然地走到这里,聚集的场景早已揭示了一切:冬季偎依着壁炉,夏季围绕着天窗。
由此,从吧台到楼梯,从壁炉到天窗,完成了一个垂直向上的连接,并在这个垂直连接的周围,构建起紧密的向心凝聚力。这样的凝聚力是自发的,形成于潜意识之中,模拟着人与人最真实的日常交往,以食物和温度,聚合着彼此。

03
空间的多义性,自我与对外的持续对话
将具体的使用,作为空间功能界定的依据,是相上文象新办公室的如此自洽的主要原因。在二楼的会客厅,这种自洽体现得最为充分。
一字排开的功能区串联性平铺,这是对公共性与开放性的强调。但,颇有趣味的是,从楼梯口上来,先经过洗手间门前那个略窄的廊道,然后穿过一个相对低矮昏暗的开放式办公区域,最终抵达天窗下方这个明亮且有着五米通高的会客厅。整个过程被一种空间的自发性所引导,戏剧性的体验,一层一层挤压着感知的神经触角,最终被那束从高高的穹顶投射下来的光,所俘获。
突然向上跃升的层高,打破了空间均质的尺度感,人在其中得到一种与下沉式空间类似的安放与自在。而天顶的光线,则进一步改变着空间内部的尺度,开放与封闭、通透与私密在对比中强化了空间的特征。当相对应的要素并置却并不强求一致时,空间的多义性与微妙感便在这种动态平衡之中凸显出来。
显然,顶部的天窗不仅有接纳光线的功能意义,更在精神上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符号性指引。天窗具有一定的纵深感,呈现出方形的井状结构,光线的神圣性因天窗克制的尺度而浓缩凝炼,并与楼梯口的佛像形成回应,它们一虚一实,一个指向过去深邃悠远的传统意象,一个抵达更抽象的后现代语境,完成空间从功能到精神的双向表达。
在这里,人们能体验到一种与小尺度建筑有关的东西,而非仅仅只是室内。空间高旷,身体被一种倾泻全身的庇护感所笼罩。
空间关照着身体,情绪松弛而有张力。这一切,也得益于细部以视知觉的方式加以把握。如,与开放式办公区域形成分隔的方形墙体边框,其白色抹灰墙面的抹圆角,不仅凸显墙体的厚度,建立空间层次,同时也增加了墙面的连续性与光影细节。而地面是手工青砖的再利用,以人字纹铺就,细微的浓淡变化与肌理组织,构建着时间的密度,赋予空间回望过去的可能。
沙发座椅被安置于壁炉之前,天窗之下。无花果树依凭着光而生长,人依凭着无花果树而安坐,其后是满墙的书与读物。
这是一个无法用单一的功能去定义的空间,它是多元复合的空间,兼顾阅读、会客、办公、休憩、聚会等多重功能;也是建筑学概念里所指的多义性空间,在开敞时开敞,在聚合时聚合,它的独立性与连续性随场景的转换而转换。白天友客来访,交谈工作,处理事务;夜晚来临时,可以独坐安享,与迷离的灯光和音乐为伴。尤其到了冬夜,当壁炉里的柴火烧出哔哔啵啵的声响,一次阅读,一场倾谈,便足够抵挡住一切时光流逝。


04
细节场景,日常与审美之间的张力
相比于大多数的办公室空间,相上文象的新办公室显然要“单纯”得多。它并未承载过多超出其使用功能之外的附加性或隐喻性涵义,它连接日常,以艺术审美构筑空间情绪的筋骨。而器物的存在,艺术品的收藏,并非出于对细节场景的填充或矫饰,而是以恰当的方式,给予充分的认同与尊重。
让物表达自身,让细腻的感知色彩从艺术器物的表层荡漾开来。
位于二楼两端的办公室,均采用大面积开窗的方式,将光线与外部城市景观引入室内,是整个工作室内部为数不多的可供独立使用的空间。开放性的降低,则意味着私密性的增强,空间与人的距离被拉近。在这样的场域中,人的感知会变得更加敏感,而那些充满质感的物件,充满手工温度的艺术家具,则再一次放大了人对于日常美学的感知。
将日常性纳入办公空间,可以理解为一种空间对于身体性的感召。它构建着人与人、人与空间更深层的连接,将构筑物的围合,还原为容纳真实生活和有温度的场景。

05
植物,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存在
人对于植物的情感复杂且神秘。与其说是植物滋养了空间,不如说是植物满足了人对于回归自然的期望。挪取一株植物,或栽入花池,或插入瓶中,其热情,来自于对于自然的模仿,更来自于此一景象可被感知为自然的现实。
这是一种微小的文化景观。由人、植物和特定空间情境共同完成,是真正的精神与感官的双重游戏,是物质与非物质的协奏和鸣。
除了二楼会客厅那棵高挑的无花果外,办公室内的植物多集中在一楼阳台。
花池位于阳台一侧,桌椅将本就不大的空间据为己有。另一侧是长有青苔的鱼池。偶有徐风吹拂,枝叶簌簌作响,植株晃悠倾斜,向人的方向依靠。这里的植物,显然已经脱离了单纯的景观层面,发展为与日常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而室内与室外,也不再只是视觉意义上的延伸,更是行为空间上的互补。
在这里,你能听见沉默的时间的流动。
以上就是相上文象新办公室。
它不掺杂太多外显的诉求,也不渴望向外界寻求肯定与认同,它的特点全然集中于空间的使用过程之中,内部的自洽丰富着它的形态,平面的自由暗示着它的张力,在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里暗藏对于生活的喜悦,在来来回回上上下下的空间穿行之间,构建起整个蕴含生命能量的空间交互关系。
它不仅仅只是一个设计师办公室,准确来说,它是一个能让人安定下来的空间,办公只不过是它最常被赋予的一种形式。它发展出了自己的意志,独立且充沛。

相上文象新办公室
完工时间 / 2021
面积 / 200㎡
设计团队/ 相上文象
设计总监 / 李万鸿
设计执行 / 唐冬梅 王善语
设计范围 / 室内&景观
照明设计 / 欧未照明
智能设计 / 一间智能
摄影与视频 / HarrylilEdior
文案与编辑 / 十有八九
硬装品牌 / 感物地板 宜派客 本木 逸景窗业 两墨艺术涂料 九洲中源石业
软装品牌 / 壹集YIJI 国誉kokuyo 叕木ZHUOMU 利物因LIVI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微信公众号➤达人室内设计网,小编微信号➤wonadea20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5-10-9 22:20 , Processed in 0.167255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