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上作空间 | 理想大平层私宅·呼吸无界
luhui100  / 发表于 前天 16:54 |家居鉴赏[精选]  / 现代/极简/北欧

luhui100

实力派会员

私信回帖
前言

“尺度不仅是一种平面组织形式,更是一种空间体验的引导”

Part 01
感知层:人与空间的第一触动
如水赋形生机涌动

认知科学家唐纳德·诺曼(Don Norman)提出的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理论,将人、物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分解为三个层次:感知层,是初见的心动,一眼之美带来的愉悦回响。行为之层,是生活精准的节奏,功能与体验之间自然滑动的舞步。反思层,是记忆与情感的沉淀,文化、意义与个体认同的隐秘投射。

住宅既是设计师以专业匠心精心雕琢的作品,也是作为业主倾注生活理想的结晶。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也展现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而秉承“克制是最高级的设计策略”映照于空间之中。从第一眼的好感,到日复一日的默契,再到心中那句这正是我想要的”——情感设计的三个维度,合奏出一首属于当代东方的生活诗
空间的客厅以“界”为形,“借”为意整体布局动线贯穿客餐厅一体,增加了空间的流动性,将自然日光引入室内,消解了室内外空间界限,强化了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家的轮廓线条与落地窗前无边无际的江景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仿佛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

在材质与布局的协同作用下,整个空间的流动性与生命力得到了完美展现,如同灵动的音符在优雅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给人带来一种极致的视觉享受与心灵愉悦。






part 02
行为层:生活动线的隐形编排
柜电集成+智慧场景,声动于心物感于形



空间不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精神的居所餐厅面向江水相映的自然景色,仿佛与大自然亲密相拥。简洁凝练的线条在光影的映衬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力量,展现出独特的动感魅力。在这个家居空间里,生活的烟火气与家具的精致形态相互交融,真实地记录着源自生活的每一份情感与故事,传递着家的温暖与温馨。
城市生活的尘嚣让人感到压抑和疲惫,使人时常向往能够暂时摆脱高楼大厦的围困,穿越钢筋水泥的边界,去寻一处本真与自由的心灵家园。日常时光悄然融入其中,仿佛给家的记忆加上了一层滤镜,使得每一处细节都变得更加生动和具象。





Part 03
反思层:家是微场景的悸动组合
细节入微,隐藏的设计意志


内在世界的幸福感就是空间幸福感存在的来源,能给予人类庇佑的家宅往往充斥着梦想。
正如有些情感无需言说,真正的空间语言也无需大声宣讲。家的故事从几何形态开始,然后随着生活气息的融入,逐渐发展为更为深刻的空间体验。过渡的柔和渐变,精准地反映出理性与感性之间的互动与平衡。
在柔和的空间中,每一处的细节都彰显着家居的律动与起伏,居住者在这里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在缓缓流转的时光中,记录下每一个珍贵的瞬间。
办公椅移动的书桌,犹如双生的艺术画卷,静静铺展在卧室的核心区域,它们通过精心策划的线条走向,彼此呼应。这些线条,既是对传统空间布局的突破,也是对现代审美趋势的精准捕捉,它们在纵横交错间,连接、延伸与和谐。
空间不是一种设计在此的显现,而是感受在此的悄然发生。这是一种隐匿的设计意志——没有雕饰的语法,没有强迫的功能,而是多种在日常中反复验证的感知精度。在这里,材料有温度,光线有性格,连空气的流动都像被调校过,有度有量,刚刚好。
   
大面积窗户的巧妙设计,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居住者的视野,让室内外空间实现了无缝对接,更在心灵层面,构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它们让居住者在享受现代生活便捷与舒适的同时,也能时刻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恩赐,从而培养出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
   
光逐渐被过滤,最终在了背景之中,成为了墙面的肌理,这样有趣的相遇让自然和空间展现出了更多的灵性,同时也让空间情绪从感性过渡到了理性,共创着家的丰盈内在。
   
室内的尺度大开大合,将空间舒适的本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居住者成为了生活的主角,空间也尽在掌握之中。
   
家既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收藏的容器。住宅整体围绕连接这一理念展开:连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日常。客户希望空间既能招待家人与朋友,也具备灵活的生活功能。一致性的尺度语言是系统的设计方法,使得空间如同一部协奏曲--有主旋律,也有细腻和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5-10-20 00:54 , Processed in 0.14090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