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尚层装饰 | 上海绮花府320㎡别墅
达人设计  / 发表于 前天 15:43 |家居鉴赏[精选]  / 复式/别墅/自建房/宅院

达人设计

网站总编

私信回帖



双拼别墅共有地上四层,保留了海派的建筑风格。
这栋位于上海的联排别墅,最初由一户香港人居住,初入空间时,时光仿佛在此停滞——壁炉、装饰画仍保留着二十年前的审美印记,虽风格犹存,却已难满足新时代家庭的居住需求。如今入住的一家五口,期待在这里构建全新的家族记忆,彻底解决原有格局的困境:功能空间狭小昏暗、夹层层高压抑、采光薄弱、梁柱错综难以利用……





内外通透的室内空间,温馨而明媚。
设计师首次踏入空间时,便已隐约捕捉到改造方向。她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旧空间,更是一道命题:在高速迭代的都市中,如何让一处居所既能安放当代家庭的丰盈日常,又能成为与主人灵魂共振的“生命体”?在听取了屋主“保留记忆”的诉求之后,她也洞察到他们内心深处对“光与自由”的渴望,决定将海派文化独有的包容气度,化为空间的语言,融汇西方的理性线条与东方的温润气韵,编织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玄关处的鹤型立架踏着生动的步伐,迎接归家的主人。
对于屋主一家而言,生活的仪式感从来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融入日常的每个细节。这对夫妇追求的不只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居所,更是一个能让心灵沉淀、让生活充满层次感的精神家园。设计师为此规划了一道“三重递进”的归家动线:原始户型中单一的入口空间,被巧妙地解构为三个层次分明的区域——玄关、换鞋区以及中厅空间,让“回家”这一动作仪式满满。





墙面采用石膏板与分色乳胶漆代替昂贵木饰面,在节制中实现细腻。
从玄关起始的黑白花砖一直延伸至换鞋区,作为视觉导引,将人不自觉地向内“推”去。换鞋区嵌入式镜柜与鞋柜采用海派风格的百叶窗形制打造,底层特别预留“踢鞋位”,为日常行为的细节考虑周全。双开门正对的中厅,隐约望见花园,营造出一明一暗的转折,让归家的情绪逐渐沉静。





空间地面几乎都选用了同一款木纹砖。
推开双开门,一间小型中厅牵制住匆忙的脚步。作为由玄关进入客厅前的过渡,中厅成为家庭情绪的转换枢纽——卸下门外的尘嚣,迎接即将豁然的生活主场。设计师相信不流于形式的仪式,是让每一天的归家都成为值得期待的体验。而中厅的细节都在回应这份期待:从层高的微妙变化到光线的渐进引导,都在传递空间对居住者情绪的细致关照。





中厅小坐,观赏木质拱门框住的四季院景,细细捕捉远道而来的窸窣声响与尘光。
晨起出门,这里是奔赴世界的起点;夜幕归来,这里是安顿心灵的港湾。当有朋友到访,也能在这层层递进的空间序列中,感受到这个家不同维度的温暖面貌。在这个注重效率的时代,设计师用空间语言讲述:生活需要适当的停顿,而家的意义,正藏在这些看似无用却无比珍贵的仪式感里。





开放式书架,延续着设计师“功能与形式共生”的理念,赋予空间以轻盈感,让收纳功能自然地融入空间叙事。
“花”是这次设计的视觉母题,也是贯穿空间的精神线索。设计师以花朵从含苞至绽放的生长过程,隐喻三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也将这一理念在空间中进行具象呈现。作为客厅空间的视觉核心花瓣楼梯,由11个中古绿大理石踏步构成。踏步在工匠的精细打磨下,呈现出柔美弧度,如花瓣般层叠而上。





楼梯侧边保留的彩绘玻璃是屋主父亲关于老上海弄堂建筑的记忆,一经提出便被采纳,仿佛儿时他们的时光也被印刻在了空间。当阳光透过花纹洒在地面,彩影交叠,如时间的投影。
黑色铁艺扶手的处理同样延续了“花”的意象。其纤细的线条宛如花茎,与石材踏面形成刚柔对比。楼梯的移位改造更是基于对空间功能的深度考量。原始楼梯位置的释放,让六米进深的客厅得以完整展现。楼梯下的角落藏着一张屋主收来的中古孔雀椅,藤编材质与天然石材相互映衬,讲述着旧日时光里难以磨灭的浪漫印记。





吊顶垂落而下的花苞灯寓意着孩子们的成长,也象征家的延续。
客厅的布局围绕着保留的壁炉展开。屋主最初提出保留原有壁炉,但设计师发现其比例与新的空间尺度无法匹配,最终选择保留壁炉概念。为解决原始壁炉与电视观看舒适度的矛盾,设计师最终选择保留壁炉概念,但对其进行形态再造,用完整的绿石包裹,既延续了屋主的情感记忆,又确保了电视悬挂高度的合理性。





长颈鹿壁灯令古典与俏皮共存。
屋主夫妻的相处氛围,成为了设计师的核心灵感。男主人幽默风趣,总说“家里一切听我太太的”,而女主人则优雅细致。浪漫的花瓣楼梯,是他们关系的缩影:坚实的结构与柔软的曲线,彼此成就。





新建的八角窗引入自然光,成为女主人最常驻留的角落。
设计师对二层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光线再造,让其成为整个家中最具戏剧性的场域。餐厨空间原有层高较低,压迫感明显。设计师并未试图通过堆砌装饰去掩盖局限,而是以“光”作为新的结构语言,改变空间比例,重塑感受秩序。





吧台高度依照家庭成员的身高进行定制。
镜面吊顶打破天花的边界,让反射成为隐形的延伸。轨道灯与线性光源完全嵌平于表面,消除了任何视觉噪点。光从不同角度折射,在空间中流动、重叠,使层高的压抑被感官柔化。半年后回访时,男主人提到:“白天的光和夜晚的倒影,会让这个空间每天都不一样。”那种被时间缓慢浸润的变化,成为生活中最细微的惊喜。





为了留住瞬间的触动,女主人保留了设计师曾经摆放在洗衣房窗边的枫树枝,对于她而言,生活的浪漫正是由这些微小场景组成。
厨房与阳台也被打通,原本阴暗的保姆间改造成开放功能区。阳台一分为二,晾晒与餐厨吧台并置,用功能串联起情绪,借光影去试探空间尺度的边界。





承载记忆的合影墙,在每日三餐中均能感受记忆的温度。
光在餐厅被赋予了记忆的温度。那面悬挂家庭合影的墙,是设计师留下的一处“光影留白”。照片以磨砂材质与墙面相融,白天被自然光轻轻照亮,夜里由灯带延续温度。它像一段被嵌入空间的记忆,让光照见生活本身。





半身马落地灯微空间带来别具一格的氛围。
屋主夫妇的生活趣味,作为细节于光影中蔓延。女主人喜爱动物主题的艺术与家居单品:玄关的鹤形雕塑立于自然光影之中,客厅的长颈鹿壁灯以俏皮姿态注入灵气,餐桌旁的马身落地灯在入夜后守护家的温度……它们并不喧宾夺主,却在空间中形成一种轻微的“生命暗流”,让家的氛围变得柔软而生动。





主卧使用温暖的大地色系,弧形元素让卧室呈现温柔的包裹感。
步入三层,便进入了家庭成员各自的“私人领域”。主卧褪去一切表演性,回归至材质、光影与线条的本质对话。暖棕、米白与深邃木色,在纯白基底的调和下,交织出如大地般安稳的视觉温度,层层包裹居者身心。扇拱形窗连接内外,将四季的更迭、光线的流动、绿影的摇曳,静默地裱装成一幅永不停歇的动态壁画。





儿童房并不执着于延续公共空间的风格,而是全由孩子们自主决定色彩基调。小儿子的房间拥有着自己的“小屋”,充满孩童的天马行空。





小儿子的房间面积最小,却最富玩味。折叠书桌与滑轨柜体让空间灵动自由。设计师在每个房间都留出一面墙,用于展示孩子们的画与照片,让空间记录下每段成长。





孩子们的共享卫生间。
在设计师看来,最好的细节是不被察觉的舒适。卫生间被重新规划,木饰面移门开合既有玩趣的视觉变幻,光线在缝隙间游走,将空间柔软切割。次卫空间较小,为最大化空间功能,以满足三个孩子的使用需求,从“双台盆”概念改造而来的加长台盆方便同时两人使用;特别定制的全面镜借助双侧的纵向空间,增加收纳容量。





花园则承载着关于“家”的记忆,也将屋主夫妇二人的浪漫情趣延续。
花园里原有的桂花树被完整保留,设计师以它为中心进行设计,用弧形花坛与木质平台轻轻环抱,既延续了场地的记忆,又为新的生活场景铺陈底色。每当晨光穿过叶隙,或是月色浸染枝头,树影与花香便透过落地长窗,悄然漫入室内。光阴在此凝固成景,未来继续过去的未完成。
而家的故事从来没有终点,它像一朵花,从含苞到盛放,再到静静回收,每一次开合都承载着生命的韵律。它在光里生长,也在时间中盛开。设计师在空间里埋下花的隐喻,让一家人每天都能在开合之间、光影之中、细节里感受到生活的浪漫与尊严。


项目名称 | 绮花府
项目地点 | 上海
项目面积 | 320㎡
设计机构 | 尚层装饰上海浦西分公司
设计总监 | 金佐颜
深化设计 | 王慧慧
软装设计 | 尚层软装
施工单位|尚层装饰上海浦西分公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微信公众号➤达人室内设计网,小编微信号➤wonadea20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5-10-15 03:09 , Processed in 0.12622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