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以西湖为精神源乡,秩序设计和艺术之美的共融居所
达人设计  / 发表于 昨天 15:35 |家居鉴赏[精选]  / 复式/别墅/自建房/宅院

达人设计

网站总编

私信回帖



位于杭州西湖北滨,以新新饭店为首的北山街,至今依然可以看到许多受上世纪20年代新艺术运动影响的建筑设计,它们将西湖自然风貌与人文历史相结合,把东西并蓄的文化艺术氛围烘托在一起。
西湖,是所有杭州人的精神之乡和审美之源,灵动的山水、自然的生机以及丰富的文化,构建起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心目中关于如同桃花源一般的理想居所的具象模样。





而背山面湖的北山街,则是当代杭州人的文化情怀符号,这一个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代,在民国时期更成为了文人雅士聚集的重要街区;吸纳了新艺术运动美学精髓的建筑群至今依然瞩目;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象征着专属于杭州的文化包容与东西并蓄。而当我们试图在现在的杭州寻找符合当代节奏的新湖居之所,上城区繁华与自然共生的桃花湖畔,也许是一个理想的方向。





欧式经典线条排列而成的圆弧形穹顶之下,是杭州的非遗铜雕技艺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亲手打造的现代铜雕作品“铸境湖山”:将杭州的湖山水景、三潭印月和湖山丽舍的建筑,都巧妙地雕铸在流畅线条的铜雕之中,展现高超技艺的同时,也将对杭州的情感怀抱其中。
当暮色初合,半山的轮廓起伏于粉紫色的天际线,沿着桃花湖畔散步回返咫尺之隔的湖山丽舍,诗人王维的“两岸桃花夹古津”,有了当代东方的写意具象。传统中式大宅中才有的“车马院”,在湖山丽舍的现代语境中,成为了一个兼具功能性和仪式感的“第一归家空间”。整个车马院以对称的空间结构展开,两侧的弧形景墙如同打开拥抱的坚实双臂,景泰蓝奢石质感丰盈,有一种“回家就好,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牢牢接住你”的安心感。





光影映照前院的紫薇树,在弧形环抱的连廊墙上落下斑驳摇曳,为傍晚的归家路上渲染温柔。
为身心带来安定感的对称设计,在湖山丽舍的各个空间中贯彻始终,而来自新艺术运动中树木、花朵等自然元素为灵感的柔和曲线和流动轮廓的加入,更为平衡节制的设计加入丰富的生机趣味和艺术氛围。环抱着入户水院的双侧对称连廊通道,古典而优雅,柱体竖向线条中嵌入的景泰蓝奢石,低调地和空间各处产生着呼应,以此为底蕴建立起了整个空间的融会贯通。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自古便清晰地体现于杭州的人文情怀中;在湖山丽舍,自然元素以各种形式巧妙地融入了空间,公共区域的穹顶和水吧都可以见到明晰的自然元素。如果以小鸟的视角俯瞰整个湖山丽舍,公共区域的建筑如同宝石盒一般,闪烁于一片绿荫之中。宝石盒的中央是贯穿一层至地下的巨大采光井,彩色玻璃镶嵌拼接工艺搭配穹顶的欧式手法运用,同样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抽象的荷花在穹顶中央“绽放”,带来了丰盈的体验度和安定感。
这一种自然的东西并蓄,也许正是杭州人甚至是中国人在当代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根植于东方文化的坚实土壤之上,同时拥抱更多跨地域文化、生活艺术所带来的丰富质感。湖山丽舍,以秩序美感的建筑景观和文化融合的细节设计,辉映桃花湖畔的四季交替;让关于家的一切感观体验在此都获得更有生机的记忆传承。





整个公共区域的园林景观以经典的法式中轴形式呈现,以名贵的在地苗木搭配天然肌理质感丰盈的奢石。杭州的市花丹桂,则以现代几何线条轮廓的株形,巧妙地排列生长于中轴景观水池的两侧,待金秋时刻,想必甜美满园。更值得一提的是石材的精选和运用,除了入口处的景泰蓝奢石弧形景墙之外,园林内大量“蓝翡翠”和“白冰玉”的运用,也将亿万年间的璀璨和质感,通过空间的五感体验自然传递。
当建筑被赋予“家”这一个意义,便和人们建立起了深厚的连接,人生中的每一个情绪和变化转折,都可以被这一个“家”,牢牢接住。以真实的人和生活出发,以建筑为起点,在桃花湖畔,湖山丽舍构建起了可以让当代人获得精神满足的,边界明晰的,但并不妨碍交流互通的空间,一个真正的理想湖居之家。





建筑外观。建筑立面以三段式构图完成,同时结合了类孟莎式坡顶、经典条形窗等元素,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新艺术运动中的自然流畅的线条与轮廓。配合奢石莱姆石、大面积玻璃、复古金属套框及铝板等材料的运用,共同构建起了兼具现代感与历史韵味的视觉语言。
为现代人在拥挤都市中创造拥有良好边界感的生活空间,是一切的基础。独栋的欧式古典建筑,成为了湖山丽舍的灵感来源。建筑本身所带有的纵向线条,在视觉和体感上创建出了城市叠墅中罕有的独立感;这种独立感,在贯穿建筑多层的“竖条形窗”之中也有良好体现,这种窗体的形式,让户外更多的阳光、空间、自然流转的四季景观,更大程度地被引入到室内,让人与自然产生更多的连接。
细细观察,还可以发现建筑外立面衔接处纵向贯穿的凹槽设计,以自然的曲线创造出的“软性边界”,这一种低调的细节处理,却让连接的建筑形成独栋别墅的视觉体验。





俯视视角下的建筑,可以看到具有包裹感的屋顶形态。类孟莎式屋顶镂空斜角设计,巧妙地避开邻户视线,让生活更自由的同时保有隐密感。
而湖山丽舍所创建的良好的空间边界感,也在建筑屋顶的构建之中得以呈现。以经典欧式建筑孟莎式屋顶为灵感的形式,通过斜角设计的屋顶和立柱,为上层的住户创造了一个兼顾私密性、安全感和充满灵感创意的特别区域。与此同时,也和整个建筑原有的设计风格和意蕴之间,产生了良好的平衡感。





创新的“归家体系”和“一户一门厅”的结构形式,增加了归家的专属仪式感。
从法式中轴形式的中央花园作为起点的归家路径,通过景观的协作,确保了每一户的大门在巷道中的独立性。而独一无二的“家纹门楣”设计,更让家获得了更具象的传世意蕴。
独立而共生,也许是自然界中的最为基础的法则之一,而这一种形式,也许正是当代都市人可以借鉴的“自然体”生活方式。湖山丽舍以理性的空间建筑,感性的艺术生活体验,将其展现地淋漓尽致。





盛行于欧洲的“Chinoiserie”,源于中国青花瓷等众多艺术文化产品输出海外之后所带来的文化震撼。数百年后,经过分析解构,再结合新艺术运动的精神主线,成为了湖山丽舍空间感观体验中的主调。
新艺术运动所带来的美学语言革新,艺术与工艺边界的突破,推动了几个世纪的艺术、文化甚至是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前行。这一种包容自然与人、理性与感性、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同样也是湖山丽舍所期望的“当代新艺术生活”的理想底色。





东方元素与当代设计的张弛有度的应用,保证空间的实用性同时丰富视觉。
于是,在空间的视觉语言中,设计师巧妙地选择了盛行了上百年的经典法式东方风格作为切入点,经过解析和重构之后,从空间构画到细节呈现,对称的西方经典美学和东方的工艺细节之间创造出了一种当代浪漫的生活质感。





拥有自然采光的地下空间,在功能性、自然体感、独立隐私性等多方面进行了严谨而周到的考量。下叠样板房空间以多功能沙龙空间的形式呈现,有种穿越时空地域回到黄金时代的氛围感。
与此同时,如何在物理空间和精神层面上去完好承接现代人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多元的生活方式,也是湖山丽舍所重视的部分。原本隐秘的下叠地下室,通过挑高的层高设计与自然采光井,让空间体验宽敞且通透明亮,无论是会客小酌,独自聆听收藏的黑胶唱片,或是在此放松身心冥想.....都是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完美场域。





下叠地下空间隔层中的多功能空间,可以作为第二会客厅、收藏室、音乐室等多种功能使用。
与此同时,结合车库入室的动线,整个空间路径上又创造出了更多的日常生活功能可能性。当然,上叠也丝毫不逊色,巨大的露台空间,同时也创建了人与自然交互的多样生活体验。





上下叠户型皆为全套房设计,家庭成员各有一方私密天地,享受更加静谧的墅居生活体验。
无论是单核家庭,还是三代同堂,湖山丽舍所拥有的包容性空间结构,良好地承接住了每一个家庭成员在个性化上的需求,在确保人与人边界感的同时,更以公共空间为中心创造出了更多的自然交流。这是一种东西并蓄的北山街新艺术生活在当代语境之下的,关于城市、街区、家庭,以及个人角度上的创新呈现,也带来了更为勃勃生机的无限生活可能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微信公众号➤达人室内设计网,小编微信号➤wonadea20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5-9-23 15:43 , Processed in 0.15688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