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相上文象设计 | 城厢古镇 · 璞域:阴翳中的回响
达人设计  / 发表于 昨天 18:30 |酒店餐厅[严选]  / 度假酒店

达人设计

网站总编

私信回帖



城厢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始建于公元553年南朝时间的西魏,直至1950年金堂县迁址赵镇,已有1600年建制史和1400年县治史,完整保留了4街32巷64院落的古县城龟背制格局。这里有两汉的城墙与青铜马、始建于宋的绣川书院、明代的觉皇殿佛像、清代的文武双庙、民国的院落建筑,也有“三线”建设时期留下的工业老厂房。它将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融于一体,给成都遗留下一个非常罕见的、浓缩了当代中国城乡变迁轨迹的典型样本。
璞域酒店位于城厢古镇文庙东南侧的奎阁巷,由16栋古建和风貌建筑组成,囊括陈希文公馆、沈家祠堂、盖宗祠以及奎阁巷民居。相上文象以软装设计的方式进入本项目,在尽可能保留原始的结构与格局、还原时间深处的人文历史痕迹的前提下,尝试着以古老为现代做注解,将记忆-物-知觉层层编织进空间细节。

01
时 - 沉默,封存往日的波澜
历史的废墟,并不总是呈现出坍圮倾颓的样貌。古罗马与颐和园,是废墟;老城区不平整的门窗与土墙,是废墟;屋檐下与石阶上投掷的锯齿状阴影,也是废墟。
有时候废墟就是一种感觉,一种物将时间深深浸泡其中的感觉,全然自主地沦陷。是人类不在场的证明。而意识到废墟的时刻,便是有能力完成一场跨越时间的“物”与“我”之关系的认领时刻。“我”在时间上留下断裂的记忆,再回来时,便是千头万绪的蓦然回首。而说时间在此停滞不流动,是不准确的。甚至,不仅时间在其间自由流淌,风也可以轻松地穿过,郁郁乎悠远而清凉。
璞域酒店的大堂与接待休闲区,原为始建于清代的陈希文公馆,是一座坐南朝北的二进四合院。由前厅、一进天井及两侧厢房、中厅、二进天井及两侧厢房、正厅等建筑组成。木质穿斗,单脊悬山顶,万字格隔扇,檐柱与枋的基础框架,在历史记忆的层面唤起一种古旧而低缓的目光。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时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时间,而是一种在历史支配下的民间时间,虽陈却不腐,古新驳杂,生息攘攘。

02
光 - 阴翳,低到尘埃
建筑,光影,相互给予,留下或坚硬或柔软的衬线。如果没有光影,建筑是无法呼吸的。而老建筑尤其如此,阴翳中深埋古老的回响。
以陈希文公馆、沈家祠堂、盖宗祠以及奎阁巷民居为原始底图的璞域,拥有非常充足的公共区域。巷道通幽,院坝敞阔。因为老建筑低矮,阳光的进入变得十分容易。在这里,深深浅浅的灰砖、长短不一的矮墙,疏漏有光的瓦窗,枝叶繁盛的植物,共同构筑出了一个光移影动的互动场域。
不仅如此,它还与其他区域中的阴翳小景构成柔缓的复调,将浓郁的阴影,通过墙体之间的围合,贯穿至整个空间的老建筑之中。而座椅则充分指出了人/身体在其中的位置。
旧与新,浓与淡,回忆与期待。在空间陈列中,对光影的捕捉,被当作一种可识别的方式进行处理。无论是阳光下的院落一角,还是门厅过道里不经意的一瞥,光影不曾离场,而物浸润其中,弥漫着时间的幽深质地,不动声色地承载着意识感知的偶然降临。
如果说,室外植物与建筑墙体制造的阴翳是一种半开放半自然的选择,那么室内更幽微更低靡的昏缓,则是一种纯然的人文建构,一种隐藏的生活艺术。
阴翳如长梦。清晨与黄昏的太阳,克制地将光斑洒落在墙角,一寸一寸移动,留下浓重的光影对比,任由器物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来回显现或遮蔽。这一切仿若一个东方的叹息,器与物委身其中,静若尘泥,而摇曳的光泽则因昏暗与克制而得以充分滋养。

03
物 - 幽微,新旧混杂的情绪
作为时间的载体,物既能在此一时刻凝结时间,也是在彼一时刻将时间释放。
当偶然的光线从朦胧昏聩的场景中,将物点亮时起,幽微的生命力便已经开始蔓延。这是一种有别于自然之中动植物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缘于物的自我敞开,缘于物自发地凝结与释放时间的能力。而它真正的迷思还在于,它吸引着我们无限地朝着物自体的方向接近,却永远无法真正抵达。
本雅明所谓的光晕,其本质就是一种对物的古老气息的怀旧。但是,这种古老气息需要通过一个更现代的底色加以对比烘托,才能被人察觉,并加以珍惜和把握。
在璞域酒店的软装陈设中,新与旧的混杂,当代艺术审美与传统生活场景的双重叠印,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当代的生活方式,使之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旅行与居住的日常所需,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碰撞与对比之中,强化作为历史证据的居住现场,还原那个遥远迷离、明清记忆里悠闲的下午,在文化的回溯中完成一场心照不宣的古今相遇。
物承载着时间,将痕迹一层层覆盖,一层层沉积。不同的物,携带着不同的时间,在空间中显现,其方式并非通过掩埋,而是并存。物早已写下时间的注脚。因而,我们在这里感受到的不是历史洪流的剧烈冲刷,它偏安一隅,更多的是生生不息的市井生活与时间的浸润。

04
觉知 - 重构,历史与当代的肌理
目光徐徐,凝而不滞。松弛与缓慢,是知觉意识停留的条件。
璞域民宿客房,以13栋或新建或改建的奎阁巷独立小院为空间基础,保留木构框架和木质门窗,空间内部新旧序列重置,阴翳驱散。然而,尽管当代生活所需的明亮与清透已经成为空间的主体,但传统历史中的慢与弛,仍然在老木头与老器物中得到了应有的保留。
对物的仔细体会,实际上就是对时间的仔细体会。我们通过器物,读取残存的记忆,认清那一段具体的时间,与某种朦胧的精神相互依偎。与此同时,我们也任由器物唤起被遗忘的身体经验与知觉意识,感受散淡,感受无常,感受小欢喜。
在这个软装项目中,我们也试图通过对过去形象的捕捉,制造了一系列新的家具产品。如顶部有翘角底部带收纳的衣帽架,同系列的茶水柜。以及增加了床幔的设计,并将蜀绣应用其中。物的形象在此发生符号上的转译,成为完整的蕴藏新旧肌理的空间单元。
尽管整个璞域酒店是从历史的时间里拖拽而出,但当代艺术与审美不能也不会缺席。
在12栋-常闲独立客房小院的前厅,当代艺术与日常生活相互融合。器物、植物、艺术、白墙、长桌、座椅,呈现为一种松弛而开放的形式,在展开与聚拢之间,在停留与经过之间,身体的互动与知觉的互动相互补充,成就一种偶然的跳跃。就整个璞域而言,这里完全可以被理解为一道有效的破折号,把人从过去时间的遮蔽,引向艺术与审美语境的开敞之中。

文澜秋月
二水潆洄曲曲流,文澜堤畔桂华浮。谁将一片蟾蜍影,分作蒹葭两岸秋。
雁阵声回黄也浦,渔歌响彻白云楼。闲情为忆坡仙赋,明月清风乐未休。——清 · 谢惟杰
净土晨钟
云蓝曾识古城隅,晓听疏钟达五衢。
残月尚窥禅塔静,曙风微动寺楼虚。
声传法海三千界,响记牟尼八百珠。敲罢顿教群品寂,还从象外悟空无。
——清 · 谢惟杰
宝塔临江
百尺浮图绣水东,插天巨笔紫云封。
欲为瀛岛无双品,先作文坛第一峰。
门拥层峦风面面,波涵斜日影重重。曲江题塔真堪羡,镌上科名启后踪。
——清 · 谢惟杰
文澜秋月
二水潆洄曲曲流,文澜堤畔桂华浮。谁将一片蟾蜍影,分作蒹葭两岸秋。
雁阵声回黄也浦,渔歌响彻白云楼。闲情为忆坡仙赋,明月清风乐未休。——清 · 谢惟杰


城厢古镇 · 璞域
完工时间 / 2024.10
室内面积 / 4276㎡
景观面积 / 10813㎡
设计团队/ 相上文象
设计总监 / 李万鸿
团队成员 / 黄亚玲 曾立人 曹青青
设计执行 / 云南好在装饰
设计范围 / 软装
摄影 / 李恒 翱翔A
文案与编辑 / 十有八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微信公众号➤达人室内设计网,小编微信号➤wonadea20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5-9-28 14:51 , Processed in 0.14657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