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相上文象丨诗&空间创作展: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达人设计  / 发表于 7 小时前 |商业公装[严选]  / 展厅/展示展览空间

达人设计

网站总编

私信回帖



5月27日-6月20日,相上文象与十有八九书房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为主题,策划并呈现了一场空间与诗的创作展。6月26日-6月30日,通过5天软装集中入场,空间与诗同时进入日常的语境,延伸为本次展览的第二阶段。
流动的展览,流动的空间状态,人无往而不在一次次流动的生命中。

展览名称 /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类型 / “诗歌+空间建筑材料”综合艺术
创作者 / 白姥姥(诗人)、李万鸿(设计师)
作品数量 / 27件
作品材料 / 宣纸、乱纹不锈钢、手工地砖、石材、老木板、镜面玻璃等
展览时间(Phrase1) / 2024.5.27~ 6.20
展览时间(Phrase2) / 6.26~6.30
展览场地 / 十有八九
书房地址 / 成都市芳华街27号
摄影纪录 / 李恒


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水的质地、强度,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发生改变,水流对河岸与河床的冲击也在不断改变着河流的形态。河水川流不息,所以我们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他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他还断言:“我们走进而又没有走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

PHRASE 1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第一阶段,以作品的观看为主。三个展览区域,四白落地,有如相互胶合在一起的三个白盒子,三张波浪凳分别放置其中,充当中岛,引导动线洄游。

PHRASE 2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第二阶段。在27件作品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家具、电器、日常器具、纺织品、书籍等安置进房间。空间进入一种日常的状态,松弛沉敛,有了具体的个人的气质。

01*流动的不仅仅是河流
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按照一般的理解,赫拉克利特要指出的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变化”这一事实。同时,他也暗示了这一根本性变化是从微小处开始的,它遵循着一定的逻辑,有它自己的节奏、秩序以及尺度,使得这变化不至于沦为混乱和不可理喻的灾难。因为河流还是河流,只是并非同一河流。但这句话本身又是如此的脆弱,经不起语义上的攻击,常常被指控为引发歧义的伪命题。因为,基于无时无刻的变化这一事实,不仅河流不可能是同一条河流,人也不可能是同一个人。于是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但这就把变化从语义上推向了极端,最终导致意义的坍塌与自我解构,沦为彻底的真空与虚无。真正领会“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意义,也许要抓住“踏”这个动词。“踏”是人对河流做出的行动,行动产生变化。因而在这句话里,赫拉克利特早已暗示,并非只有川流不息的河水在变化着,踏着步子的人,也处在一种行进方向上的变动之中。而“两次踏进”,除了可以理解为两次行为之外,它更是确定了一种相对精确的时间概念,这时间就是在两次踏入之间,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时间的引入,使得变化可以被捕捉,被细分,成为一种生命的伴随状态。变化是一种万事万物存在的方式,也是理解生命存在与意义的基础,所以赫拉克利特也说:“万物在变化中获得安宁”。但既然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那还要踏吗?当然!正因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反复踏入才变得有意义。所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恰好意味着人必须踏入河流,并且一次再次,接纳流动、变化以及逝去,并将每一次不可复制的踏入化为丰富的体验,在行动与变化中塑造自我存在。

02*诗,作为“不能两次踏入”的证据
本次展览的27件作品是对展览主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回应。从创作过程来看,带有明显“行为”的意味;从创作结果来看,又是我的第一本诗集《大概是白》的延伸。《大概是白》于去年由果皮书店出品,但其中的作品大多写于2016年至2021年间。而本次展览又是以十有八九书房的落成为契机。它坐落在一栋老房子的四楼,在它原有格局基本无法变动的情况下,我们对它做了一番空间的更新,使它展露出完全不一样的气质与氛围。我目睹了空间更新的整个过程。旧的窗框被拆除,新的泥浆抹上去,改变门的打开方式,规定窗外视野的最佳范围。我们用最小的改动,却创造了最大的惊喜。新的空间,引入新的语言。我也想试一试,模仿空间改造的方式,去复写另一首诗。于是我从《大概是白》中挑选出27首诗,以我目前的写作状态重新回到当时写下那首诗的那个瞬间,我想看看,我究竟是能还是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此,这新的27首诗以诗集页码为标题,它们分别与诗集页码所在的诗形成跨时间的对应关系。(这27个页码在海报中以黑底的方式突出表现,数字串联,像串珠一样被拨过去,却在这特定的27个上稍作停顿。)这些两两对应的诗,它们可能共享同一个意象、同一组词语或同一个场景。它们是我对过去那27首诗之创作瞬间的再回顾与再创造,确认着我与过去之我的距离、差异、转变以及微妙的流动。这流动,比我预想的要复杂,它不光是情绪上的流动、思维上的流动,还伴随着认知模式的流动,甚至能对比出质地、密度以及气味的差异。两个自我的伫立,构成一场的游戏。

03*河水在流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场
自我的流变附着于时间,在这一点上,诗比记忆更准确、更严酷、也更透彻。我在展览现场总是建议朋友们对照着诗集来看展,我希望他们除了读到诗本身外,还能读出人回到同一个处境之下,世界却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轻轻滑开的样子。将展览设为两个阶段来参观,则是希望以空间为河流,记录并邀请朋友们一同见证空间不断变化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开放时间为5月27日至6月20日,这时候的十有八九书房是一种空荡荡的状态,像一个小型的私人画廊,四白落地,除了三张用于休息的波浪凳,没有其他家具。第二阶段的开放时间为6月26日至6月30日,此时的十有八九书房已经有了桌椅、书籍,两间客房也收拾妥当,空间中的光线因为窗帘与台灯,散发出一种日常的柔和,就连空气中的温度与湿度也变得更为稳定起来。27件作品就这样完成了两次“踏入”,一次“踏入”空的空间,第二次“踏入”日常的空间。坐在窗台上看楼下芳华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城市里的大街小巷何尝又不是河流呢。十有八九书房也因这次展览引得朋友们不断地来又离开。喜欢的人渐渐轻车熟路,愿意在这里停留,不喜欢的人便不会再来了。就像河水不断冲刷着,从上游带来有机物质的沉淀,招徕着邻近的鱼儿虾儿,长此以往,便有了自己的生态和空间场域。不过,这一切才刚刚开始。让河水再流一会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微信公众号➤达人室内设计网,小编微信号➤wonadea20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5-10-9 18:14 , Processed in 0.132540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