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设计师张拓的一次立体创作,这个家让女主人的审美落地
达人设计  / 发表于 6 小时前 |家居鉴赏[精选]  / 现代/极简/北欧

达人设计

网站总编

私信回帖



一个家,往往描绘出居住者的生活肖像。设计也不是设计师的“单人舞”,而是由设计师与居住者共同创造的成果。当我们走进KK和家人的新居,那种法式细节与烟火气交织的平衡,老家具与未来感的碰撞,正源于他们这份融洽的“共创”。





家主人KK(左)。设计师张拓(右),曾在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深造学习,现为北京宸溪建筑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
家主人KK与设计师张拓的缘分始于网络,而他们之间的“共创”同样得益于网络。KK最初是通过几篇文章了解到张拓的,那些文章介绍了生活KOL“衩姐”的几套曾在网络上走红的房子,正是张拓的杰作。“我倒不完全是被设计风格吸引,而是看‘衩姐’将几套房子都交给张拓设计,这个人肯定特别靠谱。”KK笑着说道。在整个房子的设计与施工期间,由于KK和家人居住在新加坡,除了前期几次面对面沟通,其余从头至尾的过程,几乎都是线上完成。





院子里满园的缤纷尽显野趣,女主人说是没有精心打理,但这份自然的满目皆绿别有一番风情。
“我是天秤座,眼里容不下不好看的东西,衣服、鞋子自不必说,就连垃圾桶,只要觉得丑,肯定得换掉。”对KK而言,家里每样东西都得同频,得凑出一个和谐的场才行。“我多少有点审美洁癖!”不过,张拓倒很懂这份执着:“我也是这样的人。”
正是这份对“美”的坚持,即便隔山隔海,他们的默契与信任,也从“远程沟通”变成了“精准契合”。在整体规划上,张拓有着明确的想法:“作为设计师,我们不想复制某种流行风格,而是希望家里的每个空间,都像主人的生活肖像——有个性、有质感、有温度,不随波逐流。





”红色椅子是瑞士的设计品牌Vitra,专注于家具设计,以创新家居用品和办公家具著称。这个开放式的厨房也是一家人最喜欢待的地方,既享受美食也享受家人在一起的其乐融融。





意大利家具品牌 porro 设计的大理石餐桌质感高级,光泽细腻。桌上餐盘、高脚杯摆放有序,一旁花瓶里的鲜花增添柔美气息。背景是满布动植物图案的壁纸,仿佛将热带丛林的生机引入室内,营造出富有艺术感与自然意趣的用餐氛围。
对KK而言,家承载的是生活,如何让设计呈现出空间与时间的广度,是她最为关注的基本面。从空间的角度来说,房子要适配一家人的居住状态:“我们有孩子,也常在家做饭,‘烟火味’是必需的。”她坦言虽然也喜欢如今流行的侘寂风,但“可能不适合我们这样的家庭,我们更需要回归生活本身,更贴合日常。”





客厅墙上挂着李舜“互联网写生”系列作品《美丽新世界》。沙发和边几均来自于意大利家具品牌Edra。





粉色雕塑是刘志成的作品《新世界男孩》,作品概念则来源于在AI以及元宇宙趋势下诞生的关于新生人角色的探索,也是关乎艺术家对自我身份的提问;桌子是意大利轻奢品牌Gervasoni,桌上台灯来自蔡烈超工作室同名独立品牌MARIO TSAI。
因此,张拓以“疏密有序”的思路,为每个人规划了专属私享空间;家中公共区域则完全开放,未设任何门与隔断。这种“独立与开放”的平衡,不仅模糊了功能界限,满足了家人各自的精神需求,也容得下亲子互动的暖时光。就像我们此刻围坐在客厅旁的开放式厨房,反倒成了比客厅更聚气的地方——用设计师的话来讲,“满是交流、融合、开放感”。而这份通透,除了大格局的铺垫,更体现在细节里:比如镂空设计、纤细的楼梯扶手,让空间多了份呼吸。





桌子来自于意大利轻奢品牌Gervasoni,每一件单品都像是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艺术品,与绿植巧妙地呼应。
KK的另一个需求,时间上的广度,更多藏在空间的“中西合璧”与“新旧交融”里。恰好家中老人早年收藏中式老家具,过去因空间有限,常苦于无法妥善安放,这次便挑选了一些搬到新家,对他们来说,既寄托了亲情与回忆,也让生活有了传承温度。





红色雕塑是张占占作品《想挨着你坐一会儿》,采用了通体玻璃钢烤漆材质,搭配张占占标志性的配色及设计,让整体呈现如镜面般的光滑质感,呼应了张占占作品中那份最宝贵的天真,代表着是大人心底里最童趣的一面。





书房内的桌子来自GALLOTTI&RADICE;椅子是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Wishbone Chair”的CH24,每把CH24的制作步骤超过一百步之多,且大部分皆以手工制作完成。
男主人书房的那张紫檀木桌,是高考前父亲购置的,桌身雕刻的“硬币”与“蝙蝠”纹样,寓意“福在眼前”的美好期许,旁边还配着一把交椅。“我当年复习高考就坐这儿,”他笑着回忆,“装修时,太太提议给我书房买几件进口家具,我坚持把这张桌子搬来,没想到和空间莫名契合。”还有一张曾放在父母客厅的罗汉床,从前总觉得它“不实用”——当床太局促,当沙发又别扭。父亲说,这原是文人墨客放在书房的物件,累了能躺、闲时能坐,图的是份自在意境。如今男主人也将它挪进自己书房,那份雅致与松弛感,一下就显出来了。





卫生间角落的墙面覆以带有精致植物纹理的金色壁纸,水盆来自意大利高端卫浴品牌antoniolupi,镜子则是意大利创意家居品牌seletti的作品。
从设计师张拓的角度,时间上的广度,还在于用设计与自然对话——他偏爱少些人工痕迹的天然材料。“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设计原则,”他说,“天然材质自带的‘不完美’特别珍贵,比如实木地板与石材的自然肌理,主人家传承下来的老家具、老物件上的岁月痕迹,还有那些自然形成的小偏差、小遗憾。”恰恰是这些,让设计变得更生动、更有惊喜。





卧室内的沙发来自于意大利品牌Baxter。墙面海报里的画作是艺术家David Hockney1988年创作的《尼克尔斯峡谷》。景泰蓝花器出自七八十年代北京景泰蓝厂。





木质的长桌与地板相互映衬,简单舒适中每一件单品自然而然,彼此巧妙地呼应着。
搬到新家之前,KK一家人住平层,没有太多发挥创意的余地,如今这个家,才真正让她的审美落地。有了好的空间打底,她也把心爱的艺术品展陈开来,让整个家充满了立体感。作为理性的收藏者,那些带着“浩瀚宇宙感”、传递“每个人都是宇宙一粒尘埃”的作品,最能戳中她。





床来自于意大利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品牌Flou,床边的木质床头柜由酸枝木制成,柜子上的掐丝珐琅花瓶产自20世纪70-80年代的北京景泰蓝厂。
比如家中摆放的李舜作品,把现实中的网络与空间,巧妙浓缩在画面里;还有陈禹凡的作品,不是画出来的,而是让颜料自然流淌而成,带着淡淡的时间痕迹;色彩极为跳脱,来自刘志成的粉色雕塑《新世界男孩》,就给她一种鲜明的AI感。她说:“我特别喜欢艺术,尤其在意艺术品和自己的链接——被它打动的那一瞬间。





”在阁楼改造的浴室里,顶部的天窗引入自然光线,黑白碎石铺就的地面质感独特,白色弧形浴缸简约优雅,搭配20世纪80年代的String Chair、雕塑等陈设,增添生活意趣。





粉色的床具搭配可爱玩偶与豹纹盖毯,墙上是色彩丰富、绘有仙人掌等植物的壁画。一旁是来自丹麦品牌&Tradition的彩色边桌,白色小花增添了清新感,让次卧的设计充满艺术感与童趣。
谈及对“家”的理解,KK的答案则直白又温暖:“家是无条件的互相支撑。我非常理性、大条,先生却格外细腻,我们恰好互补。更幸运的是,我们俩的原生家庭都给足了爱,所以懂家人间的信任与包容,才是家里最稳的靠山。”她笑着细数日常:“我们留给家人的时间特别多,就连出差也总想着带家人,出门是热热闹闹的一家子。”而回到这个由空间承载的物质形态上的家,她若有所思地补充:“我总觉得,要跟时间做朋友,日子久了,它自会证明所有的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微信公众号➤达人室内设计网,小编微信号➤wonadea20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5-11-6 15:41 , Processed in 0.15115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