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名谷设计潘冉 | 杭州安璞逸庭公共空间
达人设计  / 发表于 昨天 15:01 |商业公装[严选]  / 地产空间/售楼处

达人设计

网站总编

私信回帖



潘冉
名谷设计首席创意官,潘冉平行研读东西方思想流派的精神哲思,从传统筑造工法到艺术领域与建筑的内在联系出发,追求静谧与永恒的空间特质,完整清晰及认知设计学脉络与设计践行的高度统一, 被誉为当代建筑室内设计东方精神推动与践行之代表人物之一。





由潘冉设计的杭州的安璞逸庭公共空间,在繁华都市中心开辟了一片避世桃园,包含书吧、健身房、冥想室、会客室等多元空间
在当前这个崇尚张扬与视觉冲击的时代,位于杭州萧山的安璞逸庭,却选择以沉静内敛的姿态,完成一次建筑意义上的“退隐”。这个涵盖展示车库、会所及多元公共空间的项目,不追求形式的标新立异,而是回归土地的本质,倾听环境的低语,以克制而细腻的语言,温柔地嵌入场地之中。





通往会客厅的廊道开敞在自然光影的变化中。宋代美学是此次设计的灵感之一,潘冉在连接空间的廊道上精心考虑,使其于曲折、松紧之间不断变化,与自然深度融合,处处充满意趣。
在设计师潘冉的带领下,名谷设计团队从“土地意识高于人的欲望”出发,试图回应着一个时代的提问:在现代都市的繁华之外,我们能否重拾一个既安顿身体,又滋养心灵的“家园”?他们以宋画的精妙层次,勾勒空间的起承转合;取魏晋文人的清朗风骨,凝练材质的温润气韵。在“自然而然”的指引下,于都市之中,辟出一处能感知日月山风流转、亦能安放邻里日常温情的新型社区。





在安璞逸庭,建筑不是孤立的人造物,而是自然的延伸。它与土地、气候、植物一同呼吸,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设计团队希望建筑是“长出来”,而非被“建出来”的。于是,“消融边界”成了贯穿始终的理念:模糊室内与室外、人造与天然的界限,让空间回到生长的秩序中。





作为安璞逸庭的精神缩影,位于空间轴线中心的冥想室是如同“凉亭”一般的象征性存在,设计师将其视作空间中的一座“雕塑”,用它锚定整个项目的灵魂。
这种“消融”首先体现在空间体验上。设计团队提出“建筑像凉亭一样”的概念,追求通透、流动、可穿行的状态。作为整个项目的精神缩影,位于空间轴线中心的冥想室是如同“凉亭”一般的象征性存在,通过压低体块立面,从顶面引入天光,即使在阴雨天,空间仍明亮通透。光线随着时间流转,清晨与傍晚在墙面留下不同的色温,让人静坐时也能感知时间与气候的变化。





廊道则让自然直接介入,枝条轻触手臂,石面间长出细碎的绿意。自然不再只是景象,而是身体行动的一部分。宋代艺术的雅韵则藏在了材料的细节之中。
材质的运用让“生长感”有了更具象的承载。设计拒绝光滑和炫目的工业感,转而探索能“呼吸”的天然质地。地面与墙面的浪淘沙石带着细微毛孔,像经年风化的表面;山纹木饰面保留自然纹理;藤编吊顶透着温润的光影。它们共同构成安静的气息,让建筑像石头、像树木,从土地中生长而出。





泳池放弃标准的竞赛规格,转而采用更贴近休闲的20米长度,让它从一项运动设施,转变为服务于社区氛围的度假水景。
水景成为消融自然与建筑边界的重要元素。设计通过处理水体的视觉边界,将室外景致引入内部空间。泳池便是这“消融”的极致体现。传统无边泳池靠抬高水位制造叠影,而这里只用一条细缝,将泳池水与景观水连成一体。水面平展如镜,仿佛自然水流从远处延伸至脚边,模糊了内与外的边界,让用户的心境也随之融入一片无界的宁静之中。





书吧在开放的空间中围合出一个沉浸式的角落,下沉式设计将视线与水景平齐,内置的绿植如同从水景中生长而出,内外相接。
正如潘冉所说:“我们希望室内与室外能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在安璞逸庭,建筑退回自然之后,空间的主角重新成为人。





人在其中行走、停留、呼吸,与光、风、水、植物一同构成生活的风景。边界消失,留下的是被自然温柔包裹。





位于地下车库到达处的巨石阵是东方智慧“稳定地气”的现代表达,也是奠定项目自然、厚重、充满哲思美学的第一块基石,带用户在心理上完成了从“城市”到“家园”角色转换。
设计团队始终相信,建筑的根本目的是“庇护身体,延伸情感”。在安璞逸庭,设计成为一种身体的诗学,借“尺度与节奏”将空间转化为引导感知的无声语言,共同编织出一段有起有止、有收有放的行走体验。





北走廊的长线被木墙穿插打断,地面浪淘沙石卷上墙面,以细弧收边,空间因此变得柔和、富有呼吸感。
尺度,是建筑对身体最直接的关怀。它体现在门厅恰到好处的吊顶高度,也可感在走廊令人安心的宽度间。节奏,则是空间引导情绪的动态序列。整个社区的游览路径,如同一首抑扬顿挫的乐曲。从入口石阵的“收束”限定,到廊道转折后的“释放”开阔,再到公共空间由材质与光线所围合而出的领域感,身体在行进中不断经历着空间的挤压与释放。这种借鉴自东方园林的开合之道,不以制造戏剧化的视觉冲击为目的,意在细腻地呼应人的心绪波动。





潘冉认为感受自然不是去看风景,而是参与自然的变化。他在一层南面安排了健身房,早晨7到9点,太阳升起,撒入健身房室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影渐渐拉长。潘冉希望为运动增加一份朝气,使早晨的时光成为一种具象的体验。
而光,是强化这场感知之旅的关键。设计团队“希望控制光线”,使其成为连接自然与室内、标记时间流逝的媒介。自然光被精准捕捉:设置在南向角线的健身房,可以“伴随着日升的光影变化”,让晨练者在运动中感知一天的开始;下沉庭院的会客厅,在傍晚时分可见西斜的光线透过玻璃,在衣物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与健身房早晨的阳光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





会客厅同样用点光源、隐藏灯带与柔和、哑光的材质“打配合”,于无形中松软使用者的神经,时刻体会松弛和自在的氛围。
人工照明则作为辅助,勾勒空间轮廓,丰富多重感知。名谷设计与专业灯光顾问BPI合作,力求“见光不见灯”的隐藏效果。针对不同的饰面材质匹配不同类型的光源,规避在人视线高度内布置刺眼光源,大量使用隐藏灯带、点光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有害眩光反射,让光正确地服务于人的情绪与感受。





作为中轴线的“C位”,在一层空间的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冥想室,这里也是潘冉挚爱的空间。
最终,一切将再次汇聚于冥想室这一精神停顿点。它矮伏于树下,回应着“屋脊要在树下”的古制谦逊,也为流动的空间序列提供了一个静默的锚点。当身体在尺度与节奏的引导下,经历压缩与舒展,心灵的节奏也随之沉静,完成了从物理空间到精神场域的自然过渡。





私宴区以温暖的木制色调为基调,深色木饰面在入口奠定沉稳气场。有机造型的灯饰如玉石与暖黄灯光交织出柔和光影,木地板与石材的地面划分,在细节中强化领域感,共同营造出充满仪式感的东方就餐氛围。
社区的本质,并非仅是若干住宅单元的集合,而是人与人之间产生连接、形成共鸣的场所。然而,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传统的邻里关系正逐渐走向淡漠与割裂。名谷设计深刻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公共空间的缺失与错位。因此,在安璞逸庭项目中,重建邻里关系成为了设计的核心议题。





茶室与棋牌室构成一个可开合的隐秘空间。竹影壁画、米色肌理壁布与编织元素共同营造出温暖素朴的氛围,东方写意的设计细节与翠意盈盈的中心庭院内外映照,将自然转换为室内的惊喜。
在潘冉看来,过度的服务会将社区推向“商业化”,因为“重服务”的背后伴随着付费逻辑,进而剥夺了用户应有的自在与松弛。他所追求的,是如同大学图书馆般的氛围——陌生人也许因不同的目的共处一室,但仍可各自专注,互不打扰,且倍感安心。“你不要管我在这坐多久……那就是自由的感觉”,这种“不管”的背后是“各得其所”的设计哲学,是对人最深切的尊重,也是社区能称之为“家园”的前提。





品酒室在木色基调中,融入仿金属涂料顶面、大面积手工砖和整面金属夹丝玻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淡雅的氛围,让人在品鉴美酒的同时,也能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只有先建立公共空间,才能建立真正的邻里关系。” 设计最终回归到打造一系列“轻服务、轻运营”的公共空间,让人们在其中能够自然而然地相遇、舒适自由地相处。例如行政酒廊临窗而设,将互动的权利交还给使用者,让其随意设定社交距离,或独自拥抱窗外的草木清风,与室外的无声对话,也能在松弛的氛围中结识新友。





行政酒廊打破边界,吧台正对庭院,远处的瀑布与浅滩尽入眼底。
设计同时也彻底反思了标准化的配套逻辑,转而从真实的生活场景出发进行定制。健身房“一反常态”,取消了庞大的更衣室和淋浴间,鼓励居民“回家换洗”。这不仅为用户节省了物业成本,也免去了大家拎着大包小袋的累赘,回归社区健身本该有的便捷与轻松,鼓励一种更自然、更本真的生活动线。





以兴趣为导向,潘冉为安璞逸庭设计了不同的“聚集场”,除了酒廊、书吧、健身房等,特别设立的公共宠物理容空间,满足养宠家庭的需求,促进业主之间的交流分享。
潘冉认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懂生活”,否则无从知晓何为真正的生活方式。安璞逸庭的营造,最终成为一次对理想生活的探寻与呈现。它通过精准但克制的设计,将公共空间转化为滋养邻里温情的土壤,将“家”的私人领域,温柔地扩展为“家园”的共享体。





在此,设计亦成为一种无声的教养。它引导人们重新学会生活: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回归生活的本真状态。建筑,由此化身为能与土地、与时间共鸣的生命体。每一处石材的肌理、每一刻光线的流转、每一道水景的蜿蜒,都在诉说着对个体自由的尊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最终,空间不再言说自身,而是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为故事唯一的主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微信公众号➤达人室内设计网,小编微信号➤wonadea20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5-11-27 14:49 , Processed in 0.20730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